(二)財務合規性
1、毛利率異常是財務造假第一兇兆
本次被否的尼比魯項目,毛利率就被發審委直接質疑。
此前,如 11 月 1 日被否的無錫普天鐵心、 10 月 31 日被否的穩健醫療和森鷹窗業,還有 10 月 18 日被否的浙江雙飛無油軸承,都存在毛利率水平明顯高于同行業公司的情況。
近日,證監會稽查總隊在《中國注冊會計師》刊文,詳述如何識別財務造假。
文章非常經典,其闡述了造假的邏輯:
“發行人財務造假的目的一般都很明確,或使公司的財務指標,如利潤、營業收入、資產規模等達到基本發行條件;或使公司的主營業務突出、業績保持增長態勢,爭取更好的發行價格。
在此目的下,一些不符合條件的發行人采取虛構經濟業務的方式進行財務造假,可以同時解決多個問題:一是公司的主營業務將變得十分突出;二是保持利潤、收入、資產的同步增長態勢;三是考慮了財務指標之間的關系,能保持各項財務指標的穩健性,不容易引起審計師和監管部門的注意。”
稽查總隊指出,對于某個案例的核查入手的第一步在于“在研究其招股說明書后,將關注重點聚焦于兩個疑點:一是遠高于同業的毛利率,且毛利率異常平穩,收入逐年快速增長,無視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
1 主要資產構成不能存在重大瑕疵
2 收入真實性和可核查性
3 大額外匯資金流動
4 大額費用性開支是否涉及合規性和內控失效
6 完工百分比法容易操縱收入
7 會計估計發生變更涉嫌調節利潤
8 財務內部控制過程缺失
(三)商業模式合法性
1 資產權屬合規性
2 業務開展資質
3、經銷商核查(核查不到位,容易被質疑)
云南神農因現金交易引發的內控問題也被重點關注。報告期內,該公司現金銷售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 保薦機構未取得經銷商的進銷存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