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紅與減持“掛鉤”的基礎上,證監會將進一步健全上市公司常態化分紅機制,對不分紅或分紅少的公司加強制度約束督促分紅。
9月18日,證監會發布消息稱,擬進一步完善相關舉措,引導上市公司提高分紅水平,包括對不分紅或分紅少的公司加強制度約束督促分紅、推動進一步優化分紅方式和節奏、讓分紅好的公司得到更多激勵,同時加強對超出能力分紅企業的約束等。
隨著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政策引導,近十年A股市場實施現金分紅(包括部分港股同步上市公司的分紅,下同)的公司數量及金額總體呈上升趨勢。從行業角度看,金融、食品飲料、石油石化等行業整體分紅金額較高,房地產也曾是高分紅的行業,但隨著近幾年行業環境變化,分紅金額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從企業性質看,國企、主板是A股市場分紅主力軍,民營企業的股東回報意識也逐漸增強,分紅占比明顯上升。從上市板塊看,主板的分紅金額明顯高于創業板和科創板。
常態化分紅的機制,是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性投資的理念反映,有助于提高投資者的持股回報和信心,吸引更多長期資金進入市場,形成良性循環。招商證券分析師林喜鵬表示,我國資本市場分紅回報機制的完善,或將從調整細化現有分紅機制、實施不同行業的差異化分紅政策、優化股利稅收政策、強化投資者監督救濟、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發力。
上市公司分紅意識不斷提升
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監管部門的持續倡導以及投資者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的需求不斷增強,上市公司通過現金分紅等方式回報投資者的意識不斷提升。
據Wind數據,2013年,A股有1825家上市公司實施現金分紅,占A股總數的73.95%。2022年A股有3377家上市公司實施現金分紅,占A股總數的66.65%。可以看出,近十年,A股實施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多。
A股上市公司分紅群體不斷壯大,高比例分紅的公司也越來越多。據Wind數據,上市公司年度分紅金額占年度凈利潤比例不低于30%的公司越來越多,2013年有1069家,2022年有2100家,較2013年接近翻倍。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分紅比例不低于30%的上市公司數占實施現金分紅公司數的62.19%,達到近十年最高值。
從現金分紅總額看,A股上市公司近十年分紅規模不斷提升,累計分紅金額超10萬億元。2022年A股上市公司各報告期分紅總額達2.14萬億元,首次突破2萬億元,這是2017年分紅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后又一個里程碑。
持續穩定的高分紅不僅能體現出上市公司業績穩健、現金流充裕的實力,還彰顯出上市公司長期穩定的成長性與內在投資價值。而從股利支付率看,近十年,A股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不斷增長,2022年達到40.30%,較2013年的30.08%增長明顯。
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晨明認為,A股上市公司持續穩定分紅,不僅反映了上市公司以現金分紅方式回報股東的意愿增強,同時也反映了我國經濟長期穩中向好,有利于不斷提升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助力我國資本市場成為居民財富和全球資產配置的重要引力場,有利于促進投融資平衡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機制的形成。
金融行業為現金分紅“大戶”
從行業分紅金額來看,金融石化等行業常年為A股市場現金分紅“大戶”。
據Wind統計口徑,若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最近十年A股市場累計現金分紅最高的行業為銀行業,該行業上市公司期間累計現金分紅金額超過4萬億元。非銀金融、石油石化、食品飲料、煤炭等行業期間累計現金分紅金額居于前列。
從行業內上市公司分紅覆蓋面來看,銀行業是最樂于進行現金分紅的行業,該行業九成以上的上市公司常年進行現金分紅。此外,鋼鐵、食品飲料、家用電器、基礎化工等行業分紅公司覆蓋面也較大。
從派現力度來看,各年度不同行業之間的派現情況存在一定差異。總體來看,最近十年食品飲料、煤炭、石油石化、紡織服飾、家用電器等行業派現較為慷慨,這些行業股利支付率長期居前。
比如2022年,食品飲料、通信、紡織服飾、煤炭、傳媒、公用事業、家用電器行業中,盈利公司股利支付率均超過了50%。另外,當年包括傳媒、紡織服飾、交通運輸、農林牧漁、食品飲料等在內的逾10個行業的全行業股利支付率均超過了50%。
上市國企是現金分紅主力
若將A股上市公司按照公司屬性進行劃分,上市國有企業是貢獻現金分紅的絕對主力。
據Wind統計口徑,最近十年A股上市公司中,中央國有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累計現金分紅在9萬億元左右。
民營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在現金分紅上,上市民營企業也不遑多讓,最近十年累計現金分紅在2萬億元左右。一般上市公眾企業期間累計分紅金額也超過萬億元。由于在A股市場的公司數量較少,上市外資企業、上市集體企業期間累計貢獻的分紅金額則較少。
不過,從分紅力度來看,外資企業股利支付率較高,最近十年整體股利支付率接近50%。地方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中央國有企業整體股利支付率相對來看差異不大,期間總體股利支付率在30%以上。
主板貢獻了九成以上現金分紅
從股票所屬上市板來看,主板市場為現金分紅主力。
據Wind統計口徑,最近十年主板累計現金分紅超12萬億元,貢獻了全市場九成以上的現金分紅金額。
創業板公司最近十年累計現金分紅超過3000億元,科創板公司期間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也在千億左右。
從分紅力度來看,主板公司股利支付率約為33%,高于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公司整體水平,這可能與企業發展階段和行業有關,主板匯聚了較多上市時間較早,發展較為成熟的企業。
工商銀行分紅穩居第一
近十年,現金分紅總額超百億元的A股公司數量穩步上升,彰顯上市公司實力不斷提升。Wind數據顯示,2013年年度現金分紅總額超過百億元的A股公司有12家,而2022年,現金分紅總額超過百億元的A股公司數量升至82家,十年間現金分紅總額超百億元的A股公司數量增長近600%。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銀行股每年分紅金額較高,包括港股分紅在內,工商銀行近十年累計分紅9259.50億元,分紅比例為30.72%;建設銀行累計分紅7872.85億元,分紅比例也是30.72%;農業銀行累計分紅6233.51億元,分紅比例為30.64%;中國銀行累計分紅5652.24億元,分紅比例為30.74%。
工商銀行等每年保持年報分紅,而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等除了年報分紅外,中期也進行分紅。近十年,中國石化累計分紅3729.34億元,分紅比例接近70%;中國石油累計分紅3670.14億元,分紅比例也高達55.45%。
煤炭龍頭中國神華、白酒龍頭貴州茅臺、電力龍頭長江電力、家電龍頭之一格力電器等同樣高比例分紅,近十年累計分紅金額超千億元。
注:數據來源Wind,剔除了2013年及以后上市公司
除了工商銀行、中國神華、貴州茅臺、長江電力等行業龍頭外,中國海油、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近幾年上市的公司年度分紅金額也在百億元以上。
不過,記者觀察發現,有接近200家上市公司近十年來未曾分紅過,多數因為公司本身盈利能力較差,或者負債水平較高,分紅意愿不強。也有公司實現盈利的情況下,選擇不分紅。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