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證券時報》的報道,士蘭微(600460.SH)的董秘陳越在文中提到,關于網絡上有關“士蘭微炒股導致大虧損”的言論等,公司若在二級市場交易有價證券,通常應視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列報,而非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
陳越指出,公司賬面上持有的其他非金融資產,是通過長期股權投資獲得的權益類資產。由于這些資產對應的被投資企業已上市,公司在報告期末根據相關規定采用活躍市場價格(即二級市場股價)來確定其公允價值。公司期末持有的安路科技和昱能科技股票就屬于這種情況。該公司對這兩家公司的原始投資總成本為2000萬元。
截至4月9日,士蘭微在A股收盤時股價上漲了4.08%,報價為每股19.65元,總市值達到327億元。
4月8日晚,士蘭微公司發布了2023年的財務報告。報告顯示,該年度公司收入約為93.4億元,比去年增長了12.77%;凈利潤約為-3579萬元,同比減少了103.4%;經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約為5890萬元,同比減少了90.67%。
需要注意的是,這也是自2003年上市以來,士蘭微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首次出現虧損。
公司母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持有其他兩家公司的股票市值大幅下跌,造成了最大的虧損。根據財報,士蘭微持有的非流動金融資產中,昱能科技(688348.SH)和安路科技(688107.SH)的股票價值下滑,帶來了稅后凈收益負4.5億元。
自2023年中期財務報告起,士蘭微開始連續披露由昱能科技和安路科技股票價格下跌對公司績效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去年上半年,這兩家公司股價下滑,致使士蘭微稅后凈利潤虧損了2.25億元。
截至9日收盤時,昱能科技和安路科技的股價分別為每股77.13元和每股24.2元。
根據經營情況顯示,士蘭微在2023年實現的集成電路業務收入為31.29億元,同比增長14.88%;同時,IPM模塊的營業收入達到19.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士蘭微集成電路業務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IPM模塊、DC-DC電路、LED和低壓電機驅動電路、32位MCU電路、快充電路等產品的出貨量明顯加快。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昱能科技是一家成立在浙江嘉興的光伏逆變器企業,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18.31萬股,該公司的控股股東杭州士蘭控股有限公司持有150.7萬股,兩者均為昱能科技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另外,安路科技則是一家位于上海的FPGA/FPSoC芯片公司。
根據第一財經報道,針對上述兩家公司的情況,公司的董事會工作人員在4月9日表示,公司是昱能科技和安路科技的發起人股東,并且目前與這兩家公司都有業務往來。該董事會工作人員表示:“昱能科技是我們的客戶,安路科技主要從事FPGA領域,業務合作方面有一些,但并不多。”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