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資訊:創業“九死一生”,你該如何面對失敗?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央高層親自站臺代言,教育主管部門積極鼓勵大學生創業。
整個社會的主流意見幾乎是在很短的時間里,對于大學生創業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從之前的懷疑和謹慎,變成了完全一邊倒的熱情鼓勵。
從被拍成電影《社交網絡》,還差點得了奧斯卡獎的facebook發展史,到美團創始人王興幾起幾落的創業故事,再到從北大起步目前處于資本市場風口浪尖的兩大共享單車企業之一ofo,恐怕每個對于創業有夢想有激情的大學生,心里都有自己的創業偶像。
ofo創始人戴威
但有成功就有失敗,創業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更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不論是不是大學生,任何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假如你仔細去研究他們的創業故事,都會在里面面看到一串已經死去的創業企業的名字。
它們有的是以競爭對手的角色出現,有的是合作伙伴,或者完全的路人,但都已經是過去時了。
美團網創始人王興,把他多次創業失敗的經歷寫成了《九敗一勝》
明星學生創業項目,也可能瞬間崩潰
作為一個法治社會的公民,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問題上,都一定要有法律意識,時時刻刻牢記不要讓自己的行為觸犯法律,
行為不能觸犯法律,在任何法治社會公民身上都應該是最基本的常識,但一些大學生創業者卻真的倒在這個低得不能再低的底線上。
前兩天在大學聲的每日新聞中,我們曾報道過北京著名大學生創業眾籌餐廳“后會友期”陷入危機的消息。
后會友期團隊創始人,中國農業大學學生潘啟農
這家以中國農業大學學生潘啟農為首的明星大學生創業項目,曾經上過人民日報,新華網,北京青年報和英文媒體《BEIJING REVIEW》。
他們的商業模式是用眾籌的方式開餐廳, “只要投入1000元,就可以擁有一家自己的餐廳”。
通過在五道口附近的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十多所高校里的大力推廣,以及幾篇充滿情懷打動人心的微信爆款10萬+軟文,潘啟農的團隊在三個月的時間里就募集到了200多萬元,2016年初在六道口的藝海大廈開起了北京第一家大學生創業眾籌餐廳。
后會友期六道口店內環境
據去過人的回憶,雖然這家店飯菜的口味實在是一般,但面積僅幾百平米的餐廳,內部裝修實在是做的非常精致有創意,他們菜沒吃多少,光顧著各種自拍了。
后來我開始了解他們的情況才知道,原來這些充滿熱情,一看就是發自內心地的服務員,實際上都是項目的學生股東,他們在店里的勞動是沒有工資拿的。
而且不光是店里的服務人員,除了廚師之外的幾乎所有工作人員,幾乎全是店里的學生股東。
就連讓不少人贊不絕口的店內裝潢設計,也是由來自中央美術學院的學生股東設計,甚至裝修施工的一大部分工作都是學生們勞動成果。而這也都是學生們發自自愿的義務勞動,也是沒有報酬的。
“后會友期”團隊在不到半年前的2016年11月時,還曾宣布獲得融友天下控股集團1000萬元天使投資,估值5000萬元。
某著名媒體發表了《“后會友期”是一個大學生創業榜樣》,文中甚至把他們的成功視為“國家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很好的示范和榜樣”,用這樣毫無保留的語言來對其表示認可。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時的“后會友期”團隊,已經處于瀕臨內訌的狀況。從去年年底開始,團隊內多位創始成員出走,還漸漸冒出了各種丑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