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1月18日訊:第一次認識小罐茶,還是2017年的電梯廣告中。廣告語:尋訪名山名茶,8位大師精心制作,給人的視覺沖擊力是很大的,有一種把茶葉帶入云端的感覺。茶葉一直以禮品著稱,近幾年國家查處貪污腐敗,很多茶商生意不好做,加之,現在年輕人喝茶的少,大家普遍斷言茶葉這門生意要黃。小罐茶橫空出世,一度讓人們扭轉了對茶葉的看法,不但銷量一年比一年高,名氣也是越來越大。它是怎么做到的。它能引領茶葉走向未來嗎?剛對茶葉有點信心,壞消息來了,近期傳出小罐茶在收年輕人的智商稅,這又是怎么一回事?
要知道,小罐茶量小包裝精美價格更是不菲,官方報價480元10罐,每罐4g,折算一下,小罐茶最便宜的價格也要接近6000元一斤了。賣這么貴,是產品是頂尖的嗎?喝過小罐茶的朋友反映并不是頂尖的茶葉,味道確實還可以,但根本算不上極品。小編每年有給家人買茶葉的習慣,基本都買一級鐵觀音,印象中兩大罐才幾百元而已,重量怎么也有一斤了。但家人和小罐茶味道對比之后反映,并沒有覺得有太大的不同。
很多人選擇小罐茶是因為有名氣、有面。但如果不是大師做的,還不是頂尖的產品,這一斤6000的定價就過高了吧,雖然說很多奢侈品也只是名氣而已,產品質量也一般,但這又和小罐茶的營銷理念相違背,小罐茶近期的消費群體指向城市白領階層,要知道中國的年輕人沒有喝茶的習慣,僅僅靠廣告來吸引,這咋看也行不通啊。
一、小罐茶智商稅始末
小罐茶智商稅1
事情的起因是一張“小罐茶大師會不會累壞了”的圖片廣為流傳,其推算按照小罐茶超20億的銷售額,大師每天要炒1466斤的鮮茶葉來調侃小罐茶“大師作”的宣傳點。小編對炒茶不了解,但按每天的工作時間來講,的確是不現實的。針對此言論,小罐茶方面做出回應,大師作,并非大師手工炒茶,而是代表大師技藝的作品,制茶大師與小罐茶共同制定茶葉產品標準,把關原料采摘和生產過程。而更多的苦活、累活正在逐步交給現代化的制茶設備去解決。這種說法表面看沒錯啊,大師是一個人,他時間精力都有限,能做多少是有數的,但機器就不同了。可是如果是機器做的,憑什么你家比別家貴這么多?要知道,小罐茶量小包裝精美價格更是不菲,官方報價480元10罐,每罐4g,折算一下,小罐茶最便宜的價格也要接近6000元一斤了。賣這么貴,是產品是頂尖的嗎?喝過小罐茶的朋友反映并不是頂尖的茶葉,味道確實還可以,但根本算不上極品。小編每年有給家人買茶葉的習慣,基本都買一級鐵觀音,印象中兩大罐才幾百元而已,重量怎么也有一斤了。但家人和小罐茶味道對比之后反映,并沒有覺得有太大的不同。
很多人選擇小罐茶是因為有名氣、有面。但如果不是大師做的,還不是頂尖的產品,這一斤6000的定價就過高了吧,雖然說很多奢侈品也只是名氣而已,產品質量也一般,但這又和小罐茶的營銷理念相違背,小罐茶近期的消費群體指向城市白領階層,要知道中國的年輕人沒有喝茶的習慣,僅僅靠廣告來吸引,這咋看也行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