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2月11日訊:普通人買房不要想一步到位,想想你買房最重要的訴求,并做好換房的長遠打算。
今天大年初七,相信很多菜友已經返工,迎接新年第一天上班,估計多少都有些節后綜合征,無心工作昏昏沉沉。
所以,今天菜導就和大家聊聊天吹吹水,聊點什么呢?要聊就聊大家最關心的話題。
在知乎上有一個話題:你人生中的第一套房是怎么買到的?這個話題有3萬多人關注,超過7000個回答。
今天,我也和大家聊聊我人生中的第一套房是怎么買到的。
一
準確的說,第一套房也是我目前唯一的一套房,所以我的故事其實也可以叫做我是怎么買上房的。
時間回到2015年初,那時候我已經工作7年,創立菜鳥理財不過1年時間,手頭并沒有多少錢。
我為什么要在這時候買房呢?當時有兩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2015年初,北京、上海房價已經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漲,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寫過:深圳同一套房,2014年10月成交價是90萬,15年初已經漲到120萬。
我當時就有一個判斷:北上深的房價都開始飚了,廣州作為一線城市,房價肯定也會跟漲。
另一方面,畢竟已經工作7年,也到了考慮結婚買房的時候。
既然預計房價要漲,同時也有充分的購房需求,接下里的問題就是:在哪里買?買多大?
要回答這兩個問題要考慮一個先決條件:購房的首付有多少?
上面也說了,我當時剛開始創業,手上也沒多少錢,再加上家里的幾個錢包,我算了一下,首付能力也就五六十萬。
首付五六十萬,在2015年初的廣州能買什么樣的房子呢?如果買在番禺、增城等較偏的地方,大3房是不成問題的;但如果買在市中心可能就夠嗆了。
如果是你的話,你會選擇買在哪里呢?
二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買房都有這樣的想法:一步到位。戶型、大小、地段、甚至是學位,都能一步到位。
在我看來,初次買房一步到位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太傻太天真,特別是在一線城市。
我當時的想法是這樣的:人生買房不可能一步到位,以后還會有改善住房的需求,所以第一套房更應該看中升值和變現的空間,作為過渡型住房為將來換房積攢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