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最新消息,上證指數自年初以來的累計跌幅已達18.91%。對此,一份題為《對比海外,A股很憋屈》的策略報告引發了分析師的共鳴。分析師們肯定是憋屈的,畢竟,“龍頭領漲”“新牛市”“敢于樂觀”等年初的熱詞如今都成了“熱刺”。一年一度的證券策略分析師評選又進入投票季,而這兩天去參選最佳策略分析師的人比往年要少。
回首往日,有2017年如火如荼的白馬股行情打底,各大券商去年底推出的“2018年度策略”集體看多。如中信證券給出的2018年策略是“龍頭領漲A股”,認為2018年大概率是“慢牛”行情。海通證券亮出的觀點則是“新牛市”,且有三個特征:一是盈利回升源于結構,更持久;二是機構資金占比提高,更平緩;三是自主品牌崛起,龍頭化。國泰君安更直露,標題就是《敢于樂觀:新驅動、新結構、新高度》。國泰君安認為,指數向上的邏輯是經濟超預期、金融沖擊緩解、政策預期升溫和國際接軌加速。招商證券策略報告的標題很文藝——《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但觀點卻毫不含蓄,開篇就是“預計上證指數全年較年初有10%至15%的上行空間。”市場的表現呢,上證指數今年1月沖高至3587點,此后一路走低。
那么,分析師們的看法有沒有轉向?申萬宏源去年底對A股今年的走勢偏樂觀,認為“穩中向好”將是主旋律,并表示成長龍頭終將歸來。而到了今年二季度,申萬給出的策略已調整為“余波未平,弱勢市場”,偏于悲觀。但也有堅決一路看多的,東方證券在中期策略報告中指出,最悲觀的時候正在過去,積極看多下半年。認為從全球股市視角出發,A股公司盈利能力較強,估值和風險溢價水平合理,堅定看好長牛行情,下半年可相對樂觀。此外,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從年初起就堅定看多創業板,并喊出“創業板才是希望所在”。在中期策略會上,陳果預計下半年補短板將深入推進,A股市場也將探底回升。而且,創業板指數仍是引領下半年A股市場的希望所在。不過,目前創業板指已跌至1366點,年度跌幅22.03%。
資本市場變數無窮,為何分析師的研究報告卻唱多者眾?有市場人士表示,除去個人水平、灰色利益等,也有A股缺乏做空工具的問題,做多才是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盈利途徑。與其說是看多,不如說是迎合投資者做多的需求而提示“增持”“買入”。由此也形成了一個現象:牛市漸起時,券商研報也往往井噴;而在市場行情不佳時,大多數分析師也隨之迅速沉寂。有基金經理認為:“研報闡述漲跌背后的邏輯,這個邏輯是不是嚴謹,是不是能夠給我們帶來啟發,比單純對漲跌結果作出判斷更有意義。”
作為證券市場中聯結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紐帶,一個優秀的分析師,通過專業途徑收集篩選有價值的市場信息;通過專業的分析框架對市場信息、股票價值作出判斷。這或許就是分析師的價值所在。而對投資者來說,研究報告只能是信息的補充,投資決策還是要靠自己。不過,雖然目前A股市場萎靡不振,但到年底還有3個月,也許就起來了呢?【推薦閱讀】
屢屢看錯,沒諸葛亮神、又沒李大霄逗,策略分析師,還能不能信?預知未來,人類的終極夢想之一。在預測A股大勢這件事上,或許,我們距夢想實現還有好幾個光年。本周,上證指數在逼近2638點后終于有了反彈,可自年初以來的累計跌幅卻已達18.91%。對此,一份題為《對比海外,A股很憋屈》的策略報告引發了分析師的共鳴。A股有沒有人類情感,會不會憋屈咱不知道,策略分析師們肯定是憋屈的,畢竟,“龍頭領漲”“新牛市”“敢于樂觀”等年度策略熱詞如今都成了熱刺,讓預言者臉皮發燙,連這兩天去參選新財富最佳策略分析師的人都比往年要少。但我們不能苛求策略分析師都像諸葛亮那樣“多智而近妖”,也不能罵他們還不如算命的,更不能奢望他們都像李大霄先生那樣堅定風趣。因為策略分析近似于“科學”,占卜算命則是不折不扣的巫術迷信。再說了,都分析準了,還有誰會虧錢,盈利者又去哪兒賺錢。
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