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即將結束,下周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即將收官,仍有超過1100家公司密集公布業績;8月制造業PMI值也將在月末公布,經濟走勢值得關注;周四、周五央行連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下周還將有5600億元逆回購到期,月末資金面或再現緊張局勢。
1100家公司披露中報
本周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將收官。根據滬深交易所定期報告預披露時間安排,下周將有1126家公司披露中報。其中688家公司已經進行了業績預告,219家預增,169家略增,46家續盈,47家扭虧,45家預減,66家略減,55家續虧,31家首虧,10家不確定。
堅瑞沃能(10.23 +1.59%,診股)預告中期凈利潤5.47億元至5.52億元,增長幅度為428.78倍至432.69倍,主要原因是公司完成收購深圳沃特瑪并表所致;深物業A(18.83 +1.02%,診股)上半年結算了部分前海港灣花園項目(深圳),預計凈利潤2.97億元左右,增長幅度為57.57倍左右;有色金屬價格同比大漲促使錫業股份(14.19 +2.45%,診股)中期業績大增,預計中期凈利潤3.4億元至3.9億元,增長幅度為53.78倍至61.83倍。此外,海德股份(24.92 +0.20%,診股)、榮安地產(4.45 +0.23%,診股)、龍蟒佰利(17.96 +3.28%,診股)、氯堿化工(11.72 +1.82%,診股)等中期凈利潤都有十倍以上的增幅。同時,警惕中潤資源(8.75 停牌,診股)、山東地礦(7.71 -0.77%,診股)、GQY視訊(7.42 +2.06%,診股)、鳳凰股份(5.14 +0.78%,診股)等中期首虧股的業績大幅下跌。
8月制造業PMI公布
8月31日,8月官方制造業PMI值公布;9月1日,8月財新制造業PMI值公布。
7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1.4,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與上半年均值基本持平。7月財新制造業PMI為51.1,高出6月0.7個百分點,創四個月新高,連續兩個月處于擴張區間,扭轉了5月的輕微放緩狀態。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PMI再次出現分化。
有機構指出,短期來看,受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因素的影響,三季度主要宏觀指標表現可能仍然較好,但四季度及明年,中國經濟仍將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
5600億元逆回購到期
下周將有5600億元逆回購到期,無正回購和央票到期。本周央行公開市場有7500億逆回購到期,周一至周五分別到期2300億、700億、2200億、1000億和1300億。周四、周五連續兩日央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本周凈回籠3300億元,上周凈投放1100億元。
國泰君安(20.46 +2.87%,診股)認為,資金面最緊張時點就在當下:一方面受繳稅繳準的沖擊,大行資金融出大幅減少,下半月財政投放加大后會有所緩解;另一方面,8-9月同存到期超過3萬億,銀行一般提前發行同存以應對負債到期續借壓力,而當發行高峰過后,資金面則會逐步呈現“月內資金極度寬松、跨季資金相對偏緊”的局面。
英國脫歐進入第三輪談判
英國與歐盟的第3輪脫歐談判將在下周舉行,歐盟采取強勢策略,要求英國必須在費用等核心問題表態,但英國是否就會掀底牌,尚待觀察。
英國在3月正式提出脫歐文件后,與歐盟分別在6、7月展開前2輪談判,但迄今雙方各說各話,即使歐盟強勢主攻,不斷強化英國要如何付出高額的脫歐費用及代價的論述,但英方未正面響應。
市場分析
多數券商策略研報表示,短期內大盤或面臨反復震蕩,但后市表現并不悲觀。
聯訊證券認為,一旦流動性有所緩解,市場存在結構性上攻機會。不過短期內市場資金面趨緊,大盤上漲仍需等待量能的配合。
川財證券分析師王鵬認為,從基本面來看,供給側改革和去庫存方面推動制造業穩步回升,多數周期性行業三季度盈利改善的預期較強。而在流動性層面,雖然9月依然面臨資金面趨緊預期,但近期金融市場維穩預期較強,同時,市場情緒已有轉暖跡象。而資金配置的主線仍將圍繞金融、周期和消費板塊的績優個股,預計短期內大盤震蕩調整后仍存在繼續上行的可能性。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