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要:近日,環保部等多個政府和部門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為了做好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擬對鋼鐵焦化鑄造行業實施部分錯峰生產。“2+26”城市要實施鋼鐵企業分類管理,按照污染排放績效水平,2017年9月底前制定錯峰限停產方案。石家莊、唐山、邯鄲、安陽等重點城市,采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以高爐生產能力計,采用企業實際用電量核實。同時,各地要制定鑄造行業錯峰生產方案,除滿足達標排放要求的電爐、天然氣爐外,其他采暖季實施停產,特殊情況確需生產的,應報地市級人民政府批準;電爐、天然氣爐在黃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應停產。
“2+26”城市限產范圍:“2+26”城市是指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市,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河南省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市(以下簡稱“2+26”城市,含河北省辛集市、定州市,河南省鞏義市、蘭考縣、滑縣、長垣縣、鄭州航空港區);
環保限產漸行漸近:早在今年3月份環保部便聯合各部委以及各地方政府下發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針對“2+26”個城市提出了采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以高爐生產能力計,采用企業實際用電量核實的操作方案。在隨后幾個月部分省市相繼出臺了相關配套工作規劃,其中以8月初的唐山以及河北環保廳相關文件最引人注目。從這次的方案來看,不僅再次明確了前期工作方案的核心內容,并進一步細化了核發排污許可證以及制定錯峰限停產方案截止時間,實質性的環保限產漸行漸近;
今年環保限產有何不同?2013年在政府印發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經過五年努力,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但是近幾年空氣質量的改善明顯低于預期,尤其是2016年秋冬季以來,區域先后多次發生重污染天氣過程,影響范圍大、污染程度重、持續時間長。今年作為第一階段目標的收官之年,年初1、2月份同樣沒能逃脫重污染天氣影響,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上PM2.5濃度不降反升。因此,五年計劃的關鍵是今年,今年的關鍵是秋冬。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從目前公布的行動方案來看,采暖季期間“2+26”個城市無論是對PM2.5平均濃度還是重污染天數都做了明確而細致的規定,環保利劍不得不發;
政策高壓持續保障:為了做好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此次攻堅行動方案以各地方政府為責任主體,環保部門負責統籌協調,會同多個部門對空氣質量改善目前進行全面、動態、可持續的監測考核,對未能完成終期目標任務或重點任務進展緩慢的城市和區縣,嚴肅問責相關責任人,實行區域環評限批。對于鋼鐵行業具體涉及的方案則包括“2+26”城市要實施鋼鐵企業分類管理,采暖季產能限產50%;化解落后過剩產能,河北山東分別壓減煉鋼產能1562萬噸與183萬噸;10月底前完成鋼鐵企業排污許可證發放、提標改造和無組織排放專項治理工作。
采暖季限產將重挫高爐生產:我們預計此次環保限產將會對京津冀周邊地區焦化及高爐開工形成重大影響,尤其對高爐生產限制較大。按照限產50%計算,僅石家莊、唐山、邯鄲、安陽四個重點城市在為期四個月的采暖季中便影響鋼產量約2500萬噸,平均每月625萬噸,占比全國每月鋼產量的8.68%。而若限產城市擴大至“2+26”個城市則預計共影響產量約3200萬噸,平均每月800萬噸,占比全國每月鋼產量11.1%,行政之手的強力壓制將導致行業供給受到巨大影響。此外相關部門將以用電量核產來驗收限產成果,如若嚴苛執行,限產時間較長也會對產能后期恢復造成一定損害;
行業供應已經處于偏緊狀態:自2012年行業盈利大幅下行之后,漫長的蕭條期一方面導致近幾年鋼鐵行業新增產能極少,另一方面存量的高成本產能由于長期處于虧損邊緣不得不退出整個行業的供給。在產能端自發調整已經較為充分情況下,始于2016年四季度的去“地條鋼”產能整治運動,極大的壓縮了大量原本隱蔽在視線之外的鋼材供給,對應今年上半年行業產能利用率長期高位運行,粗鋼產量連創新高,建筑類鋼材價格和盈利不斷上行,供給側改革對鋼鐵供需偏緊格局起到了進一步強化作用;
四季度需求呈現較強韌勁:目前來看需求端仍呈現穩態局面,雖然11月中下旬以后將逐漸步入鋼鐵行業傳統消費淡季,需求環比會有所滑落,但由于房地產投資韌性較強預計回落幅度總體可控。此外,若考慮到鋼鐵行業淡季補庫因素,存貨周期向上對沖需求的季節性下滑之后有望貢獻一波不小的訂單增量。而更為重要的是,高盈利的時間跨度有望進一步修復企業資產負債表和帶來對經濟中期預期的改善,制造業投資后期存在重新擴張的可能,這將為鋼鐵需求帶來更為長遠的支撐依據;
投資建議:雖然近期鋼鐵板塊出現一定調整,但這主要短期監管政策擾動所致,目前行業基本面依然非常健康,需求端總體呈現穩態局面,供給端調整充分,整體盈利繼續維持在較高水平。當前鋼鐵行業產能利用率已經接近閥值,未來在行業實行錯峰限停產之后,可能導致供應資源階段性短缺,屆時鋼價有望迎來較大彈性,投資標的可重點關注非京津冀地區的鋼企如*ST華菱(6.78 +4.95%,診股)、馬鋼股份(4.67 +2.64%,診股)、新鋼股份(5.45 +5.62%,診股)、南鋼股份(5.20 +3.79%,診股)、寶鋼股份(8.08 +0.50%,診股)、方大特鋼(13.32 +3.74%,診股)以及柳鋼股份(5.92 +3.86%,診股)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