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訊 周四早盤,兩市幾乎平開。開盤后,保險股、銀行股拉升,滬指再次向3300點發起沖擊。但無奈中小創表現低迷,兩市沖高受阻。此后,保險銀行紛紛沖高回落,滬指震蕩翻綠。十點半過后,次新股、環保股等題材股發力,兩市震蕩回暖。午后,受中科信息停牌影響,次新股集體回落,兩市各大指數則維持弱勢震蕩走勢。下午兩點,兩市小幅跳水,個股普跌。截至發稿時,滬指下跌0.49%,報3271.51點,成交1862億元;深成指跌0.63%,報10553點,成交2214億元。
板塊方面,兩市各板塊大面積飄綠,僅環保、公共交通等少數板塊飄紅;電信運營、券商、互聯網、釀酒、有色等板塊跌幅居前。個股方面,兩市近2200股下跌,飄紅個股僅800余只。
對于A股的后市走勢,各家券商觀點不一。
海通證券稱,行情震蕩向上的波段還沒有結束。市場自6月以來持續震蕩向上,核心邏輯是政策溫和、基本面企穩、改革推進,目前來看這三個做多邏輯并沒有被破壞。隨著聯通混改的落地,國企改革從資產整合、各類激勵進入股權結構調整階段,未來國企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望進一步獲得突破,國企改革主題回暖將有利于帶動后市行情向好。
方正證券認為,近期,以煤炭、有色為代表的周期股在二次沖高后,重新步入調整走勢,并拖累了大盤上行步伐,創業板也受到技術壓力位壓制,并在震蕩中消化獲利盤。此時,沉寂已久的金融“三劍客”挺身而出,托住了“搖搖欲墜”的大盤,為大盤時空轉換贏得時間。目前,流動性引發的短線干擾因素仍在,只要大盤未有效站穩3300點之前,市場信心還難完全恢復,獲利回吐雖不改變大盤運行趨勢,但干擾著運行節奏。短線大盤繼續區間蓄勢整理,只有有效突破3300點,大盤才會向上拓展空間。
華泰證券認為,存量博弈為主,指數震蕩走勢,規避追漲風險,采取逢低布局、逢高減倉的策略,重點尋找存在預期差、增長潛力較大且具有安全邊際的板塊,如超跌股、次新股中的5G、人工智能、物聯網、無人駕駛等板塊。目前認同度高的有金融、調整后的周期和消費,部分關注國企改革、超跌的優質軍工股。成長股可能迎來階段性反彈行情,但難趨勢性反轉。
中金公司認為,近期A股強勢反彈,主要源于兩點。第一,此前市場的調整已讓獲利了結壓力有所釋放;第二,朝鮮局勢及由此導致的海外市場波動等因素也有所緩和。短期內仍需關注周期性板塊獲利了結壓力、監管態度趨嚴、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對市場的壓制。但中長期來看,考慮到市場整體估值并未明顯高估,經濟增長仍然較有韌性,居民大類資產配置對股票資產仍有較強需求,A股市場走勢仍不悲觀。
對于后市的投資機會選擇,各家買方基金經理也都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長盛基金表示,外部因素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似乎偏弱,二季度美聯儲加息和歐洲大選都沒有對市場產生顯著影響,未來外部重要事件趨于平靜,將不會對國內市場造成明顯沖擊。國內的經濟基本面將繼續維持回落態勢,穩增長的壓力逐步加大,金融監管趨嚴的競賽是否會繼續,流動性緊平衡的局面是否會維持,都將影響整個市場的情緒。中長期趨勢方面,監管機構打擊投機炒作、鼓勵價值投資的態度十分堅決,對白馬股的長期價值投資可能成為市場主流資金的操作模式。
德邦量化優選基金認為,上半年消費白馬、“漂亮50”的風格結構表現最好,結合基本面與估值的角度,下半年市場可能會向價值甚至成長擴散,二線價值成長股可能迎來機會。整體股市環境中,流動性雖然預期改善樂觀,但股市整體可能還是以震蕩為主,難言有系統性機會。
長城久富核心成長混合型基金表示,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部分新的優秀公司不斷涌現,或業績反轉,或新產品驅動成長,或競爭力提升等。在這種背景下,投資市場上的優秀公司成為基金在上半年的主要方向。高成長、低估值的個股以及部分業績復蘇的公司將成為未來配置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