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訊 周二早盤,兩市幾乎平開。開盤后,券商、保險、銀行發力拉升,上證50指數漲逾1%再創新高,滬指亦同步走高。煤炭、鋼鐵、有色等周期股則表現低迷,深成指維持震蕩整理態勢。此后,金融股漲勢稍稍回落,滬指上攻受阻,重回震蕩。臨近午盤,兩市再度小幅拉升。午后,兩市沖高回落,深成指一度翻綠,煤炭、有色等周期股重挫。臨近尾盤,保險股再度發力,新華保險漲停,兩市受其帶動亦再度走高,滬指逼近3300點。
截至收盤時,滬指漲0.6%,報3292.64點,刷新近三個半月新高,成交2564億元;深成指上漲0.19%,報10525.3點,成交2856億元。
板塊方面,保險、銀行、雄安新區、券商等板塊漲幅居前;煤炭、稀土、特鋼、有色等板塊跌幅居前。
消息面上,A股素有“七翻身”的說法。不知不覺,7月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已落下帷幕,全月2.52%的漲幅,讓股民看到“七翻身”的勝利。接下來的八月會否延續漲勢?市場分析認為,八月攻勢或面臨關鍵一戰。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宏觀經濟基本面、市場資金面等積極因素的顯現,8月A股走勢“易上難下”。而有色金屬、化工板塊更是有望成為8月領漲急先鋒。
由于受到季末財政繳款等因素影響,7月市場流動性局面略顯緊張,盡管央行反復通過逆回購和MLF操作紓解資金面壓力,A股仍難以避免地受制于存量博弈格局。不過,同期發布的諸多宏觀經濟數據超越預期,顯著緩解了A股投資者悲觀情緒,令貫穿上半年的周期行情得以延續。尤其7月上旬,有色金屬板塊接過茅臺等大藍籌的領漲棒,將大盤錨定在3200點上方,7月最后兩個交易周,白馬股和大消費也相繼發力,與周期股形成輪動之勢,在3250點之上繼續開疆拓土。截至昨日收盤,滬綜指報3273.03點,創出逾3個月以來新高。
但大盤靚麗成績之下,其實不乏隱憂,而這對接下來市場面臨的3300點沖關戰形成考驗。
首先,今年以來支撐周期股和大藍籌股上漲的一個重要邏輯就是估值修復,因此在茅臺等大藍籌股股價大幅上漲、區間漲幅已高的情況下,以有色金屬為代表、仍具備較強修復需求的周期股順理成章地受到主力資金眷顧,從而在7月拉動大盤繼續上行。不過一來藍籌股和周期股普遍市值較大,連續拉升對資金消耗量較大;二來股價高位之后,資金回吐意愿升溫,而權重品種遭到派發亦會對大盤造成掣肘。因此,7月10日-12日,滬綜指連續3日出現回調,7月17日更是放量下跌1.43%。雖然包含了資金派發因素,但期間大盤回調其實也是增量缺乏背景下的無奈之舉,恰恰在7月7日-17日,創業板出現了近150點的調整,無論是對創業板的“擠壓效應”還是資金獲利主動流出周期股,反映的也仍是短期市場流動性的尷尬。之后,資金主要流入了大消費、白馬和調整過后的周期股。7月后半段,這“三駕馬車”輪動上漲,最終令指數創出新高。因此,當前大盤距離3300點一步之遙的背景下,如果沒有支撐指數繼續上行的增量資金,則市場勢必回歸到“調整-上行-再調整”的原地踏步狀態。
其次,當前滬綜指和上證50指數都運行至階段新高,特別是滬綜指更面臨2016年下半年以來的3300點箱體上沿的技術壓力,在前面兩次均突破未果的背景下,除非存在超預期利好,否則技術面和投資者思維的慣性掣肘很難打破。另外,從布林線走勢看,當前大盤也顯著受制于阻力線,且短期開口并未呈現明顯斜率向上趨勢。技術上看,大盤繼續上漲趨勢并不明確。
最后,一輪趨勢性的上行行情勢必存在明確的領漲品種。在估值修復漸近完成、中報業績正在兌現的環境下,周期股和大藍籌中有誰具備持續的領漲能力?在市場未對這一問題形成較為一致的答案之前,資金“混戰”只能加速市場的短線思維,刺激指數頻繁波動,繼續在箱體中“跳舞”。
在上述三方面情況未進一步明確前,8月A股走勢頗有些撲朔迷離。但畢竟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股市的陰晴變化往往能在宏觀經濟中嗅出蛛絲馬跡。市場人士認為,結合經濟基本面、市場資金面等最新變動來分析,8月A股有望震蕩盤升,最終立于3300點之上。
一是在二季度的基礎上,7月各項經濟數據繼續改善,當月出口、土地購置、發電量、制造業投資等延續改善,周期性行業普遍盈利向好。國家統計局7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中國制造業PMI為51.4%,環比回落0.3個百分點,但與上半年均值基本持平,總體走勢平穩。CPI方面,不少金融機構認為,由于食品價格上漲,7月CPI大概率環比上漲,有望穩定在1.5%,8月有望穩定在1.6%。總體上通脹水平仍維持較低水平。由此,三季度經濟表現再度超預期概率較大。
而上述成績的取得是在供給側改革和“去產能”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取得的,隨著改革成效的顯現,以鋼鐵、煤炭、有色金屬等為代表的行業,無論在產品庫存還是價格方面都出現了極大改善,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企業盈利改善空間和市場價值亦一并得到提升,相比前期估值修復動力,行業景氣度向好勢必為股票估值上升提供了更大的安全邊際。在市場徹底“出清”之前,預計周期性板塊將持續享受到政策紅利溢價。同時,考慮到此前周期股連續上漲后常常遭到市場一致“派發”,預計后期基本面的持續向好也能為股價和板塊指數提供更大的市場容忍度。
二是8月市場將出現階段性的改善。首先,8月商業銀行體系內的資金缺口并不明顯,主要影響市場流動性的是央行資金到期量。盡管央行強調貨幣政策仍維持穩健中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央行要收緊“錢袋子”,貨幣政策的調整主要是對前期流動性過剩的修正,預計央行繼續續作逆回購等概率較大。昨日,央行進行1600億元7天期、8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完全對沖當體到期量。隨著跨月后,繳稅壓力、購匯需求等均有下降,有助于流動性在8月繼續改善。
三是部分創業板股票投資價值凸顯。在中報披露完畢的背景下,當前創業板股票的業績和股價、估值匹配度雖然整體不如預期,但其中經營改善、業績增厚、具備發展前景的“真成長”也一并顯山露水,尤其前期創業板巨震,更提升了這部分績優股的吸引力。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漢峰表示,創業板2017年預測市盈率可能已降至30倍附近,相比藍籌股的估值溢價也將降至近年地位,部分增長股具備選股空間。此外,雖然市值盤子小,但中小創品種對活躍市場人氣、營造賺錢效應功不可沒。市場人士認為,隨著這部分成長股受到資金關注交投升溫,同時也有助于“周期”行情不至于在上漲之后“一哄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