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美股暴跌,道指下跌1.62%,納指下跌3.1%,標普下跌2.09%,歐洲主要國家股市收低。紐約原油期貨下跌0.2%,報每桶103.4美元;紐約黃金期貨上漲1.1%,報每盎司1320.5美元。
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3月CPI同比上漲2.4%,不及市場預期,但較前月的2.0%有所回升;PPI同比下降2.3%,PPI已經連續25個月下滑,凸顯出需求疲軟的局面。
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隨即發布《聯合公告》,宣布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已獲得原則批準。寧滬高速的A股比H股折價較大,早盤一度漲停,但兩個漲停之后,折價已大幅縮小,空間有限。
今日上證綜指開盤2130.37點,低開3.93點,股指沖高回落,創業板大跌2%,截至10:30,滬指報2131.24點,下跌3.98點,跌幅0.16%,成交484.46億;深成指報7574.64點,上漲11.61點,漲幅0.19%,成交426.42億。
盤面上,兩市跌多漲少,釀酒、公路運輸、重金屬治理、老齡化、*ST等板塊飄紅,智能醫療、智慧城市、次新股、芯片替代等板塊下跌,中國嘉陵、愛使股份、長百集團、拓爾思、華數傳媒、新世紀、依米康、高金食品等8只股票漲停,沒有個股跌停。
市場人士分析,滬指早盤低開,之后沖高回落,創業板大跌近2%,現在市場已經逼近2150點長期壓力線,短線沖高回落的概率較大,阻力位位于2150點,支撐位位于2100點。關注焦點一是外圍市場漲跌力度,二是對于整個市場來說,滬港通的啟動意味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正在加速,對大藍籌形成利好,而與之相對應的創業板必然要承受資金分流帶來的高壓力。
兩利好疑似提前消化 謹防短線回落
從昨日盤后到今日消息面上,政策利好處于加碼狀態,導致投資者樂觀情緒升溫。盤面上更是藍籌品種不斷表現,帶動昨日兩市放量長陽。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技術層面指數凌厲上行的背后已經使均線越加偏離,另一方面,市場疑似提前消化大部分利好。拉長時間來看,新股密集發行將重啟,各種信用風險仍在醞釀,加上經濟增速下行、流動性持續偏緊等宏觀不利因素,兩市反彈可能隨時中止,謹防短線回落宜成為主導當下的投資心態。
今日盤前兩大利好,首先是,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正式獲批。為促進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共同發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決定原則批準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開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
不過,該消息在昨日盤面中已經有所消化,有不少機構認為,滬港直通依然是屬于與自貿區同樣類型的題材炒作,應該以短、平、快的炒作路線為主。
其次,雖然宏觀數據方面不給力,但是中央表態或暗藏樂觀預期。宏觀數據方面,3月份進出口總值3325億美元同比降9%。具體來看,據海關統計,2014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5.9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3.7%。其中,出口3萬億元,下降6.1%;進口2.9萬億元,下降1.2%;貿易順差1028.3億元,收窄60.9%。3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3萬億元人民幣,下降11.5%。其中,出口1.04萬億元,下降9.2%;進口0.99萬億元,下降13.8%;貿易順差468.6億元,去年同期為貿易逆差67.1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強總理在博鰲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不會因為經濟一時波動而采取短期的強刺激政策。以往“經濟增速下滑、刺激政策出臺”的邏輯將被打破,這一方面市場情緒或會因此而降溫,但是對于某些領域的“微刺激”或也將因此而升溫。
雖然整體來說,消息面上偏暖,但是一方面昨日盤面已經表現,另一方面,背后依然隱藏著經濟增速下行、流動性持續偏緊等宏觀不利因素,因此,不少機構研判目前市場的強勢并非真正反轉,特別是在持續上漲后,后市規避風險將是第一要務。尤其對于近期持續上漲的周期股來說,在經濟下行的大趨勢下,僅僅依靠類似于房地產行業依靠政策松綁預期難以走出持續性反彈行情一樣,指數的反彈空間或將相對有限。短期而言,投資者宜防止股指沖高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