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談談關于加減倉的標準。
關于倉位我有一個整體的原則性的思想叫做:趨勢為王,結構修邊。其核心是趨勢,所以叫做趨勢為王,我所有的標準的建立都經歷過嚴格的數學統計和評測,比方說趨勢為王這四個字,我為了解決趨勢的規則定量問題,做了大量的歷史回測,事實證明在過去的27年的股市歷史里,按照趨勢策略的歷史測試結果是能賺錢的,因為這個我才建立趨勢為王的核心思想。
從測試結果來看,趨勢為王這一句話就足夠了,但為什么后面還有結構修邊呢。因為趨勢雖然是十分靠譜的,但其成功率是很低的,給大家看幾個數據,如果嚴格按照標準執行,突破趨勢就滿倉,破位趨勢就空倉,上證指數歷史27年的測試可以交易144次,其中99次是虧的,45次是賺的。但為什么還能賺錢,因為按照趨勢策略嚴格操作,不會有一次“系統性錯誤”,系統性錯誤就是大漲你踏空了,大跌你套牢了。
趨勢就是用嚴格的交易規則和穩定的發揮來解決人性的不確定性,在博弈中勝出。
可是趨勢有時候會連續出錯,雖然每次都虧損不多,但做一個正常的投資者,在連續的趨勢錯誤的時候,一個正常的反應就是不再遵守趨勢了。這也就是這么多年這么多人談趨勢,但真正能做到尊重趨勢的又有幾人?所以人性是必須考慮的,因為我深度思考過趨勢,趨勢到底能不能增加一些成功率,讓人們接受和操作起來不那么不舒服。但很遺憾,我思考過的結果是:不能。
這就是趨勢。
可是我們同樣必須深度思考人性,趨勢因為是提倡右側交易,右側交易最大的問題是為了大方向而不修邊幅,過于粗獷。趨勢沒有大的虧損,虧損不大但虧損的次數多了,對實際應用的人就會產生心理影響,從未放棄趨勢。震蕩行情里,趨勢突破買入就是高點,破位賣出就是低點,震蕩多久有時候就會錯多久,錯的次數多了,就回放棄趨勢,放棄趨勢就是丟趨勢,丟趨勢前面的虧損就白虧了,而堅持趨勢,小額多次的小虧你就能理解為交易成本,你要想應用趨勢,成本是必須承擔的。這個股市里,沒有不承擔成本,只承擔收益的東西,好好想想對不對。
那么我們能不能在右側的粗獷的不修邊幅的趨勢里,找一些能夠幫助趨勢的偏左側交易的方法呢?經過多年時間,最終我確定為結構。結構的成功率較高,最重要的是,除了成功率高以外,還能考慮位置,結構的位置優勢要比趨勢強很多。
比方說這里,拿深成指來說,結構形成是在周一上午,最高點11422點那天,而趨勢如果破位呢,要低于11080點,整整差了近350點。這不只是350點的問題,因為大多數人是喜歡高點賣出,而不是跌了賣出,喜歡低點買入而不是漲了再買。這就是為什么市場上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誰更好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所以我們這一波做是比較好的,按趨勢一路滿倉持股,到高位按結構(目前的)最高點那天減的倉。就是因為這個整體思想趨勢為王結構修邊的思想指導。
那么同樣按照這個思想,后續的加減倉應該怎么做呢?
1、加倉。逢低加倉,形成60分鐘或30分鐘的底部結構,關于為什么跟頂部不是對稱的級別,我解釋過,今天這里不展開討論。創新高加倉,如果底部有結構還好,要是沒有結構呢?怎么買,難道不買回來了么?如果逢低買但沒買進來,也有要買回來的標準。這里的標準是創收盤價格新高,也就是說基本不用擔心市場任何形式的重新走好而買不回來這件事。
2、減倉。既然整體原則是趨勢為王結構修邊,也就代表了趨勢和結構的重要性并不是等齊的。結構你做好或做不好都沒太大的影響,只是修修邊,趨勢你則完全不能違背。也就是說未來跌穿趨勢,不要找任何借口,沒減倉的還是要減倉。按結構已經減了的,只有跌穿趨勢的時候,你的結構操作才證明是對的。
道理也許誰都懂,難點在于量化標準的設立和嚴格的執行。
否則就會變成,聽過那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