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早盤,在監管層天價罰單與打壓下,次新股損失慘重,也導致了創業板全天的表現不佳,借此時機,藍籌白馬股開始蠢蠢欲動,超級品牌、白酒和有色資源類個股表現相對活躍。
消息面上,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15日表示,中國存托憑證(CDR)將很快推出,CDR是解決兩地的法律、兩地監管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已上市、海外退市企業回A股上市。
在此消息的刺激下,獨角獸概念午后發飆,合肥城建強勢漲停,帶動概念股上漲,創指也因此而翻紅。值得注意的是,在創業板表現低迷的時候,資金又在有布局“喝酒吃藥”的動作,在與題材股的抗衡中,正在逐步抬頭,我們在接下來的操作中盯緊創業板藍籌的同時,也要留意那些前期調整充分的白馬股機會。
接下來我們繼續解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社會民生。
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今年的兩會主題中,很多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被人民群眾廣泛關注,那么哪些話題跟我們的生活關系較近,我們要從哪些方面來關注布局?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大判斷,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描繪了改善人民生活的新畫卷。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民生問題關系民心,關系國運,關系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所以,在歷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都能看到“無處不民生”,涉及教育、環保、就業、醫療等各方面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之計。
今年的兩會也不例外,提出了一系列民生之策。作為投資者來講,這些政策所涵蓋的領域廣泛,朋友們較難抓住重點,我們建議大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關注社會民生的話題。
一、醫療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今年的政府報告中也提到,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等多項措施,充分表明我國醫療健康產業從第一階段的廣覆蓋,逐漸向提高醫療健康質量的階段升級。我們推薦關注醫療服務、智能醫療、中醫藥、醫療改革等方面來關注醫療產業升級帶來的投機機會。
二、養老
和醫療產業并行發展的就是養老,我國老齡化問題嚴重,相關數據顯示,到2017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達到2.4億人,占到總人口的17.3%,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到了11.4%,去年新增60歲以上的人口首次超過1千萬,老齡化的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界前所未有,養老問題日益成為是全社會共同關切的現實課題。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除了基本養老金的提高,還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推進醫養結合,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等要求。
面對著老齡化的加劇, 養老產業出現了巨大的需求缺口,而政府的積極布局,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不足,但仍需要養老產業的飛速發展來填補需求。我們推薦關注養老產業,重點關注智慧養老概念。
三、教育
少年強則中國強,教育改革再成焦點,教育問題不僅是強國根本,也跟億萬家庭緊密相關。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更是為我國教育改革明確了新時代的新目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還劃出2018年教育改革發展“重點”,指出:“要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同時“擴大數字家庭、在線教育等信息消費”,要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雖然教育問題是每年全國“兩會”股票行情的熱議話題,但繼去年在線教育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后,今年“兩會“又被重提,這預示著在線教育在下一步改革發展階段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政策和市場利好也將催化行業進步,而各個機構也要嚴陣以待,力爭在這個機遇中獲得蛻變。
在線教育板塊近期市場中持續反彈,個股的表現可圈可點。
四、文化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要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創作,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檔案等事業。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做好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統籌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發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使更多人享受運動快樂、擁有健康體魄。
在布局文化產業的思路上,建議分別關注影視傳媒、文化傳媒、足球產業板塊的龍頭標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