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本周,是周線六連陰,隨著周五早盤一度跌落2700點,本周周線盤中跌幅一度達5%,可以說恐慌到了極致。
有人說,當大環境與流動性等出現極端情況下,技術層面已難以反映一切,其實這不完全正確。因為,如果技術面永遠只能反映正常博弈狀況下的走勢,那么世界上關于經驗性的總結就永遠難以成立。我想說的是,當技術層面的東西出現障礙時,往往是由于我們沒有跳出思維的狹窄,被囿于某個框框,從而被眼前的現實迷失了方向而已。
此時,我們應該從更高的位置、更深的角度、更遠的層次去審視一切。正如,當初從1849點一路漲到5178點,也會讓大家無法用技術面去解釋一樣。現在,從3587點一路暴跌到周五的2691點,盡管現在覺得難以置信,但當一年兩年后,當時間平滑掉一切,我相信會有一堆技術派的分析評論人士也會數出一堆堆的浪形,去印證當前下跌的正確性。
大道至簡,無須用更深的理論與一千種方式去解釋非此即彼的圖形,其實,大家在5月中旬反彈時,許多人都知道那個4月18日的3041點不會是低點,只不過后來如此迅速猛烈的下跌出乎多數人的意料而已。但我們現在回看1月29日見頂3587點,下跌525點到3062點,其實只用了9-10個交易日。那么,現在從5月21日的3219點,走的是C浪的加速下跌浪,其實同樣的下跌525點,用了34個交易日。
上述的34,其實又完全符合了斐波那契數列的數理。周五早間,最低點為2691點,跌的是528點,略超過前一波的525點。由于加速浪一般是長于第一浪的,這符合慣性的定律。這樣,我們也可以再極致地尋找另一個新低,那就是2016年1月所創造的另一個新低2638點,也就是說,2638點與2694點之間,是本波下跌的終極區域。這也是本波下跌已見底的第二個簡單理由。前些時,我說了一個點位是2641點是底點。今天,我說,這一點基本看不到了。
事實上,本輪的下跌,只不過是反映得過激了一點而已,因為從基本面上看,是具備下跌的充分理由的。持續的下跌過猛,符合中國股市從來都喜歡一步到位的歷史規律。這個規律適用于大盤,也同樣適應于個股。A股的投資者以數量眾多為一大特色,但定價權并不取決于多數投資者。所以,有定價權的投資者,往往以多數投資者作為對手盤。而多數投資者都具備羊群效應,這樣,市場就會形成跟風,助漲或助跌的行為就發生了。同樣地,對于A股投資者,一直以來崇尚的是測點位、定目標價、設止贏止損點,這一切行為,其實與價值投資都是互相矛盾甚至格格不入的,這是直接造成暴漲暴跌的根源之一。
在基本面上,2018年確實是多事之秋,這不僅是國際層面的,更多的其實是國內。國際層面事實上也處于轉型之中,尤其是美國,他們將如何捍衛自身的地位,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里,定位與著力點又在哪里,都是擺在面前的難題。所以,當他們先后在G7、WTO等國際性組織中揚言要退出,同時又頻頻在國際事務中制造出事端,我們應該看到這是歷史發展中的必然而非偶然。而國內,正處經濟結構轉型、金融去杠桿進程的關鍵性時刻,此時,我們的實體經濟確實遇到了較大的困難,我們的地產經濟確實也面臨著艱難的蛻變,我們的人民也確實在夢想與現實間遇到了螺旋式發展中的那段從量變到質變時的瓶頸,這與世界的不確實性疊加,才有了中國股市與世界股市的剪刀差,并有了這一段令人窒息般的加速下跌。
事物終有極限,當股市加速消化或者說提前預行完基本面所引發的下跌段后,回歸價值的時間點也就到了。這猶如與人同行的小狗,落后于人過多的小狗,仍會跑回到主人的身邊。此時,我們可能看不到,我們的經濟增長盡管放緩卻依然平穩,改革盡管有坎坷但不乏成果,為股市外舉內聯引資效果盡管難見但卻實在,外圍環境盡管波瀾起伏但不改全球命運相連,這樣,即使下半年信托與地方債務兌付、股票質押、大小非解禁等導致還會有一波高潮,但當現在的這一波下跌潮成為過去式,彼時最主要的矛盾便已不在此了。
吹盡黃沙始見金。七周連陰,其實是加速為股市去了又一輪杠桿,也為投資者投資方式與價值理念做了一次大轉型。盡管代價太大了一些,也難免對普通平民投資者產生了一輪誤傷,但市場底由此誕生,好股票已遍地黃金。基于上述多條理由,我認為本周五就是今年的底,且單日百點長陽隨時會誕生。七月,歷史上多次成為底部的轉折期,今年或仍不會意外。在新一輪的擇股投資中,認為主題投資與題材依然要并舉,尤其是抓住四只次新獨角獸寧德時代、藥明康德、工業富聯、深信服所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新特藥消費、工業互聯網以及國產大科技類個股,開始深度價值挖掘,下半年,翻倍的股票會比比皆是,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