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深度研究,8月28日,奧飛娛樂發布公告稱,將以自有資金不超過5 000萬元設立五家全資孫公司,孫公司均為廣州奧飛親子樂園的全資子公司。此次投資旨在按“室內樂園”業務規劃,保障各地的“奧飛歡樂世界”樂園業務順利開展。
然而,在奧飛娛樂并購狂奔之際,公司業績卻出現大幅下滑,2018年上半年營收13. 94億元,同比下降21. 58%,歸母凈利潤1.02億元,同比下降23. 8%,扣非凈利潤則同比下滑81. 6%,僅為1757萬元。此外,負債高筑、流動性告急等一系列問題也逐漸凸顯,奧飛娛樂的“東方迪士尼”之夢似乎已經漸行漸遠。
泛娛樂窘境:主業不振業績低迷 投資并購流年不利
公開資料顯示,奧飛娛樂前身為廣東奧迪玩具公司,于2009年8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A股上市的首家動漫類公司。上市之初,奧飛動漫作為一家傳統的玩具制造商,主營業務為動漫影視片的制作、發行與授權,動漫和非動漫玩具的開發、生產與銷售。
自2010年后,奧飛娛樂便開始了一系列緊密的資本運作,8年投資68家公司,主營業務延伸至玩具銷售、嬰童用品、影視業務和游戲等多領域,構建起了IP為核心的全產業鏈運營平臺。
然而,奧飛娛樂的泛娛樂布局全面開花,業績并沒有同步增長,凈利潤增速在近三年一直處于下滑態勢。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公司營收為25.89億元、33.61億元、36.42億元,同比增幅6.56%、29.80%、8.39%,對應凈利潤為4.89億元、4.98億元、9013萬元,增速為14.26%、1.92%、-81.92%。2018年上半年營收、凈利更是雙雙下滑,降幅分別為21. 58%和23. 8%,扣非凈利則同比下滑81.6%。
針對近兩年來業績下滑的原因,奧飛娛樂解釋稱,一方面是由于主業低迷,傳統玩具市場面臨天花板限制,另一方面則是跨界轉型不利,并購標的影視、游戲公司業績承諾未兌現致商譽減值。
盡管奧飛娛樂已經歷漫長的轉型期,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依然還是玩具。2015年—2017年,玩具銷售營收比重分別為62.42%、57.5%、53.67%,然玩具銷售主業正逐年下滑,2018年中報顯示,其營收比重為49.81%,相較上年同期已下降了27.45%。
此外,影視板塊、游戲板塊同樣不容樂觀,2015年和2017年,北京奧飛影業凈利潤分別為-2666. 78萬元、-846. 55萬元,僅2017年,奧飛影業(香港)凈利潤虧損達1. 1億元。上海奧飛游戲虧損2702萬元,收購的游戲公司葉游和卓游虧損1926 萬元和837萬元,由于葉游在2016年已虧損3252. 9萬元,奧飛娛樂不得不在2017年對其計提2800萬元減值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每況愈下的公司業績,奧飛娛樂采取了出售資產來增厚業績的辦法,2016年奧飛娛樂將持有的廣州奧娛叁特公司90%股權以3.06億元轉讓,該筆交易為其帶來1.25億元的投資收益,2017年又將名下的奧迪工業園建筑物及土地使用權等以1.23億元出售,該筆出售為公司增加了凈利潤約8298萬元,然而依舊難挽業績下滑頹勢,2016年和2017年的歸母凈利潤僅為4.98億元和9013萬元。
并購后遺癥:負債高企資金緊張
在奧飛娛樂頻頻投資、大舉收購的背后,公司承受著資金鏈緊張帶來的沉重壓力。截至2018年6月末,奧飛娛樂的負債規模達34.76億元,占凈資產比重71.08%,短期借款17.18億元,相較2015年末的6.52億元增加了163.50%,流動負債則占比總負債75.66%。
從近年公司的一系列動向看,資金鏈緊張確是奧飛娛樂面臨的一大挑戰,定增成維系公司資金鏈的救命稻草。奧飛娛樂對資金的需求可見一斑,公司于2016年4月推出募資計劃累計45億元,2018年1月其增發的5022萬股股票只為其募得7億元資金,而2017年間的兩次定增均倒掛超40%,業內人士指出,高價定增的上市公司一般現金流緊張,為保證正常運行周轉,公司只能通過高價定增來維持現金流。同時,實控人蔡東青家族在2015年-2018年間減持頻繁,僅2016年2月,董事長蔡東青一人即減持2732萬股,套現金額達9.02億元。
隨著影視行業融資難、監管趨嚴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奧飛娛樂的成長或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綜合于財聯社)
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