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最新消息,幾經波折,長城影視(002071.SZ)這場為期近兩年的收購長跑終告散場。9月7日,長城影視宣布終止收購北京首映時代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首映時代)。
長城影視稱停止收購的原因是: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歷時較長,期間市場環境等客觀情況發生了變化,后續審核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同時公司與交易對方就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的調整進行了積極討論、磋商,但最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從市場環境來看,有媒體報道就曾指出,2017年全年影視行業資產重大重組無一過審。
長城影視一直靠收購“增肥”,旗下子公司浙江中影、淄博長城等影視公司均靠收購而來,打造過《武則天秘史》、《新烏龍山剿匪記》等影視劇。從近年來長城影視的營收來看,2016年長城影視影視行業營收為3.74億元,同比下降5.49%,2017年影視業務收入為2.03億元,同比下降了45.64%,長城影視有靠收購首映時代來實現影視行業業務增長的“驅動”。
首映時代是一家明星控股的企業,旗下簽約藝人有蔣雯麗、馬思純等人,其中馬思純2016年憑借著電影《七月與安生》當選金馬影后。2016年首映時代增資擴股引入顧長衛、蔣雯麗、馬思純等明星股東。目前顧長衛、蔣雯麗夫婦以及顧長寧持股比例合計為27.53%,蔣雯麗外甥女馬思純及其母蔣文娟持股6.06%,此外首映時代的控股股東也有蔣雯麗家族。
2016年6月長城影視開始重大資產重組,當年12月公司披露擬收購首映時代100%股權及德納影業100%股權,其中首映時代交易價格為13.56億元。在2017年4月長城影視發布的資產評估報告中,首映時代凈資產賬面值為4130.74萬元,增值率高達3168.99%。首映時代承諾2017-2019年度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為9000萬元、1.25億元、1.59億元。
長城影視高溢價收購首映時代,曾遭遇監管層的多次問詢,長城影視并未止步而是更改了交易方案,放棄擁有5家影院的德納影業,對首映時代不離不棄,最終收購標的只剩下首映時代。
2017年11月,長城影視稱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樂意傳媒、顧長衛、蔣雯麗、馬思純等6名股東持有的首映時代87.5%股權,首映時代的估值為12.1億元,87.5%股權交易標的的對價為10.6億元。首映時代承諾2018至2020年的凈利潤分別將不低于9000萬元、1.18億元、1.57億元。
從兩次交易方案的估值及承諾業績來看,首映時代均做出了下調。不到六個月間,首映時代估值從13.56億元直接下降到12.1億元,估值直接下調了1.4億。首映時代在2018年承諾利潤由1.25億元下降到9000萬元,2019年則由1.59億元縮水到1.18億元。
但最終那關仍未過,2018年3月12日長城影視公告稱收購首映時代被證監會否決,原因是“標的資產會計核算基礎薄弱,持續盈利能力具有不確定性,且重組完成后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增加,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十一條和第四十三條相關規定”。
從首映時代方面來看,首映時代的營收結構變化較大,首映時代的盈利能力確實存在不確定性。在顧長衛等增資之前,首映時代2015年營收只有影視制作收入835.49萬元,當年利潤僅為367.18萬元;2016年公司利潤大漲增加了藝人經紀業務,實現營收7250.26萬元,其中藝人經紀收入為2763.07萬元,占比達到38.11%;2017年1-8月公司營收3548.28萬元,其中藝人經紀收入為1326.2萬元,占比為37.38%。
3月22日,長城影視稱決定要繼續推進收購首映時代,要與首映時代需要更改交易方案,對首映時代的的交易價格、交易方式等做出調整。6個月過去,新的交易方案并未談攏,長城影視終于宣布終止收購。
9月10日,長城影視報收5.15元/股,跌1.72%,公司總市值為27.06億元。
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