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控股股票最新消息,曾經因為折價+對賭式出讓股份而受到資本市場關注的中超股份(002471)在最新的公告中透露了自己賣殼終止的結果。
9月27日晚間,中超控股發布公告稱,去年年底通過收購公司原股東中超集團20%股份而成為公司控股股東的深圳鑫騰華,由于未按期支付上述股份轉讓款,已構成實質性違約,《股權轉讓協議》中剩余9%股份不再交割過戶,已交割的20%股份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同時,中超集團提請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罷免董事長黃錦光(深圳鑫騰華實控人)等三人,選舉中超集團內部人士肖譽等二人為非獨立董事,企圖挽回困局。
一場“賣殼連續劇”落幕,留下的卻是一地雞毛。委屈的買殼方,如今的黃錦光一定很后悔,當初計劃通過中超實現上市目的,如今卻把自己套進去了。為了收購股份,深圳鑫騰華的資金壓力愈加明顯。據了解,雙方原本約定分兩次交割股份。2017年12月,在支付12億元后,深圳鑫騰華通獲得中超控股20%的股份,成為中超控股股東。而其所持有的中超控股股份被質押給了廈門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用于支付第二期9%的股份轉讓費用 。
然而就在之后,深圳鑫騰華卻出現了問題。2018年9月5日,中超控股發布公告稱,深圳鑫騰華持有的占公司總股本的 6.40%的股份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好好的股份怎么會突然凍結?據公告披露,深圳鑫騰華的收購資金共有三個來源:自有資金、往來借款以及股權質押。財聯社記者發現,在深圳鑫騰華入主之后,中超控股的股價一直處于下跌狀態。這樣一來,質押了股權的深圳鑫騰華勢必要承受補倉壓力,再加上之前提到的還債壓力,深圳鑫騰華資金鏈之緊張不言而喻。
不僅如此,在深圳鑫騰華計劃入主之時,約定的買殼價為5.19元/股。現如今,中超控股的市場價已經較去年約定時跌去近3成(后復權)。老業務現頹勢 應收賬款居高不下,買殼方委屈,賣殼方的未來也不知何去何從。據財聯社記者了解,“中超控股”原名“中超電纜”,最開始是一家以電纜生產和銷售為主業的公司。由于實控人楊飛對紫砂的熱愛,以及電纜行業同質化嚴重,毛利率逐年降低的原因,公司選擇了“以電纜為主的高端裝備制造+以紫砂為主的文化金融”為雙主業發展的戰略。
盡管紫砂業務經營得不盡如人意,還給公司帶來虧損,但是楊飛仍舊存有執念。在這個情況下,他與深圳鑫騰華的黃錦光一拍即合:一方入主為公司發展新業務,一方剝離產業的同時獲取資金。就這樣,公司確立了以電纜及日化實業為雙主業的發展戰略。在這樣的折騰下,公司情況如何?據公司介紹,深圳鑫騰華的入主可以使充分利用實際控制人黃錦光、黃彬對日化行業的了解及經驗等優勢,圍繞日用化學品行業及上下游進行投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經營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