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記傳媒最新消息,公司存在實控人及控股股東變更風險,股價因此瞬間被拉至漲停。這一奇怪現象出現在了影視泡沫股印紀傳媒(002143.SZ)上。
11月12日午間,印紀傳媒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執行通知書》,稱控股股東肖文革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存在被拍賣、變賣的可能性。如涉案股份被拍賣、變賣,則公司存在實際控制人及控股股東變更的風險。受此消息影響,印紀傳媒午后開盤后直線拉直漲停。截至收盤,報收3.59元/股。即便漲停,印紀傳媒年內依然跌幅巨大。自7月6日復牌后,印紀傳媒已從12.09元/股,跌至如今的3元左右,跌幅超過70%。
股價大跌的背后,是印紀傳媒的巨虧業績。三季度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收入3.02億元,同比下滑75.2%;凈利潤虧損6.55億元,同比下降238%。其中,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0.89億元,收入為負尚屬首次。營業收入出現負數還受到了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關注函。對此,深圳證券交易所在關注函中表示,請結合三季度主營業務開展的詳細情況、收入確認與核算方法,解釋說明印紀傳媒三季度營業收入為負的原因、依據和合理性,該項財務數據的編報是否存在錯誤。截至目前,印紀傳媒公告稱將延期回復交易所的關注函。
此外,印紀傳媒在10月27日回復四川證監局問詢函,稱公司現金流極度緊張,目前已暫停娛樂影視業務的投資。自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21日,公司離職員工人數為250,占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在職員工總人數的63.45%。實控人或遭遇變更,員工大幅離職,加之業績巨變,都讓印紀傳媒成為了影視業寒冬的真實寫照。而這些的背后,是印紀傳媒長期資本運作帶來的后果。
首先是股份的巨額質押。
早在今年2月,印紀傳媒的總股本質押率就已達81.22%,同時肖文革及其一致行動人的質押股份已占其持有股份的98%。受大盤影響,2018年1月29日至2月2日的五個交易日內,印紀傳媒股價跌去14%;同時公司公告稱肖文革質押的股票已觸及平倉線。而就在當月,印紀傳媒就拋出了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停牌的真實原因究竟是由于收購,還是由于股價大跌接近平倉線,不得而知。7月7日,公司卻以重大資產重組交易情況較為復雜,標的公司所從事的業務相對較新等緣由,終止了重大資產重組。
在今年7月肖文革所持全部7.79億股印紀傳媒股份被司法凍結之前,肖文革今年已減持套現兩次,共計約24億元。除此之外,印紀另一股東張彬從2016年開始減持股份,到今年8月累計減持4420萬股,套現8.79億元。
除了股權質押的資本運作,印紀傳媒自身的業績也不足以其撐過影業寒冬。在2016年前,印紀傳媒實際上是以廣告營銷為主業,公司營銷服務的客戶包括寶馬、奧迪等知名車企。直至2016年,影視開始出海,印紀傳媒才出現了影視以及衍生收入,期間投資韓國影視制作上市公司Chorokbaem Media并成為第一大股東。但是行業有限的從業時間讓印紀傳媒沒有躲過影視寒冬。2017年,其營業收入就已經出現下滑,征兆初顯。
在負面消息頻傳的前提下,印紀傳媒還能逆勢漲停,印紀傳媒已經淪陷為游資炒作的天下。(來源:財聯社)
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