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入門|低價股行情什么信號?
投資要點
10月19日以來,隨著市場的反彈,低價股和ST股的上漲行情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我們認為對此分析的落腳點,不應僅局限在投資機會的把握上,更應關注其對市場趨勢的指示意義。
以史為鑒:低價股行情是什么信號?
結合金工組的研究,我們以績差股指數和低價股指數在過去20個交易日相對于中證全指的超額漲幅作為衡量基準,當績差股指數和低價股指數同時具有7%以上的超額漲幅,而且絕對收益在9%以上時,則入選分析樣本。就其規律性而言,當低價股和績差股實現顯著而且持續的超額收益時,往往是市場產生趨勢性行情的左側。
具體來看,2005年的兩段行情,5月10日至6月13日、7月29日至9月21日,是熊市末尾雙底中的左側和右側,也即熊轉牛的啟動階段;2006年5月8日至6月7日,是牛市初段中第二波行情的左側;2007年1月4日至4月3日,是牛市中段中第三波行情的左側;2007年8月7日至9月11日,是牛市末尾上漲階段;2008年11月10日至12月23日,是牛熊轉換雙底的左底;2009年1月21日至2月26日,牛熊轉換雙底右側初段上漲。
除了2007年8月7日至9月11日是牛市末尾上漲之外,其他低價股和績差股產生顯著且持續的收益時,往往預示著市場將產生趨勢性機會。更進一步,當指數經歷大幅調整進入縮量震蕩狀態時,此時低價股和績差股行情,往往預示著市場結束熊市進入牛市的啟動階段。
當前或是市場結束熊市進入牛市的啟動階段
10月22日以來低價股和績差股再次實現顯著且持續的收益,結合當前的市場背景,基于歷史復盤的規律性經驗,我們認為這是市場結束熊市進入牛市的啟動階段。除了上述論據外,關于經濟基本面、估值、流動性和資金面的分析,我們在7月8日的《致勝時刻—市場已經進入歷史性底部區域》和8月12日的《政策紅利是熊轉牛第一波行情的關鍵驅動力》等報告中已經進行詳細討論。
輕指數和重個股:接下來A股的最大特征在于成長股展開有序上漲
就后續結構的把握而言,我們在8月20日的報告《以史為鑒:接下來A股的最大特征在于成長股展開有序上漲》中進行了詳細論述。以史為鑒,接下來A股將進入磨底階段,會呈現“輕指數、重個股”的特征,在此階段,成長股將展開有序上漲。下一輪牛市的內核在于反映“經濟轉型驅動的企業盈利質量提升”,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是尋找成長股的核心方向。藍籌股下半年受制于短周期經濟回落仍缺乏向上動力。
市場觀點:仍在反彈窗口,結構看成長
上文從中長期視角論述了市場特征,短期而言我們認為整個11月市場都在反彈窗口,一則基于接下來的利好催化劑,即阿根廷二十國集團峰會和改革開放四十年,二則基于歷史上反彈行情的時間規律,結合復盤經驗一波具備賺錢效應的反彈持續時間約30-40個交易日。具體分析見前期周報《政策利好紓解微觀交易結構:金融搭臺,成長唱戲》和《仍在反彈窗口,結構看成長》。就結構而言,11月的反彈窗口期我們看好金融和成長,金融中關注券商,成長中關注To B端信息技術,云計算、5G、半導體設備、航空裝備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