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華智能最新消息,2018年11月24日,達華智能發布公告稱,因個人資金需求,公司第四大股東方江濤和董秘韓洋擬減持不超過24,170,552 股和260,750股股份,擬減持股份占所持股比例分別為30.04% 和25%。今年以來,達華智能先后有多位高管宣布辭職,并受到監管層關注。7月4日晚間,達華智能發布公告稱,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原因是自今年4月,原副總裁關靜東,原財務總監、副總裁陳開元,原副總裁蔣暉等多名高管辭職,董事長蔡小如也辭去現有職位。
而在“辭職潮”的背后,系公司高管通過減持、股權轉讓等方式套現離場,其中前實控人蔡小如累計套現近38億元。
實控人變更 大股東套現離場
2018年11月2日,蔡小如先生與福州市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權轉讓意向協議》,蔡小如擬將持有的公司257,564,860股股份(占其個人持股的100%,占公司總股本23.51%),公司的控股股東、實控人將變更為福州金控。實際上,在福州國資接盤公司的背后,蔡小如“清倉離場”跡象已經初現端倪。2018年6月28日,達華智能實控人蔡小如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仍擔任公司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控股子公司董事等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蔡小如此前已多次減持和轉讓股權套現。據wind數據顯示,蔡小如在2013年持股比例達52.41%,2014年曾四度減持,累計套現1.53億元。2016年9月25日,蔡小如與珠海植遠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轉讓方蔡小如將其持有的達華智能1.1億股轉讓給珠海植遠,轉讓價格為18.56元/股,轉讓交易對價約為20.48億元。2017年1月10日,蔡小如與珠海植誠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轉讓方蔡小如將其持有的達華智能8541萬股轉讓給珠海植誠,轉讓價格為18.56元/股,轉讓交易對價約為15.85億元。
經過多次轉讓后減持后,蔡小如累計套現約37.86億元,其所持股份比例在今年三季度末降至23.39%。此外,除了實控人利用上市股權套現之外,董高監近幾年也在資本市場上也頻繁進行減持。據東方財富數據顯示,自2014年起公司多位高管累計減持28次,套現金額高達4.93億元。
業績連虧三季度 資金鏈承壓
達華智能,全稱為中山達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電視機主板及機頂盒、系統集成設備和卡類及電子標簽等。達華智能股東和高管頻繁套現背后,是公司業績不佳。2018年三季報中,達華智能實現營收21.44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4.03億元,營收、凈利增速雙雙下滑,相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7.73%、645.39%,而歸母凈利潤已連續虧損三個季度,2018年三季報顯示,歸母凈利虧損金額達4.03億元。
除了業績承壓,公司資金鏈目前處于緊張的狀態。達華智能也在財報中披露,公司目前的經營資金鏈面臨很大的風險。從公司經營數據來看,2018年三季度,財務費用從上期9140萬元增長至1.52億元,增長幅度65.86%,主要原因系公司融資利率上升、融資成本增加,相應利息支出增加所致,截止2018年9月末,公司累計償還貸款利息達1.25億元。近幾年間,公司的短期借款一直居高不下,2016年、2017年短期借款金額高達13.58億元、23.54億元。而短期償債能力也并不樂觀,截止2018年Q3,速動比率僅為0.45,速動比率低于1且數值較低,在一定程度說明了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偏弱。
實際上,公司面臨當前資金緊張的風險原因并非無跡可循。一方面,公司近幾年在資本市場上頻繁進行資本運作,募資累計50余億元進行大舉并購,形成商譽9.07億元。另一方面,為公司資金埋下風險的,還有達華智能頻繁為參股控股公司做擔保且方式皆為連帶責任。據wind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9月30日,公司擔保金額累計達28.7億元,占比凈資產108.16%。一旦被擔保方出現違約等情況,達華智能的現金流將面臨沖擊。業績不佳,股東和高管減持,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自然不佳,近一年達華智能的股價跌幅逾六成,下降66.61%。在公司的機構投資者中,達華智能2015年曾獲基金公司持倉3925萬股,近三年持股數逐年下降,截止2018年9月30日,基金公司持股數僅剩5.67萬股。(來源:財聯社)
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