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行情好的股票-白馬低位出蹄:業績行情可期 中期關注三主線
6日,上證指數跌破20日均線支撐,報收2605.18點,下跌1.68%,量能略有萎縮。創業板指數則下跌2.61%。分析指出,下半年經歷大幅調整的白馬股,近期開始活躍,雖然6日有所調整,但在長線資金持續加倉、風格輪動等多因素推動下,業績主線有望逐步在歲末行情中浮出水面。
白馬藍籌股活躍
在今年6月中旬、8月中旬以及10月中下旬,白馬股曾經歷三輪大幅調整,部分個股已跌至2017年6月啟動時水平。而自11月30日以來,白馬藍籌股整體走勢偏強,山西汾酒(38.34 -0.83%,診股)、貴州茅臺(587.00 -0.81%,診股)、中國建筑(5.94 +1.02%,診股)等個股表現突出。“市場的風格總是不斷切換,10月中旬以來的主題投資熱進入尾聲,且臨近年報節點,調整充分的績優白馬藍籌股有望成為新的投資目標。”一市場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該人士同時表示,上證50指數自7月初見底以來,區間震蕩調整已有5個月時間,底部形態構造堅實,加上各條均線密集交疊,一旦改變橫盤趨勢轉而向上,將是持續而頗具力量的一波行情。
前海開源基金楊德龍認為,臨近年底,消費旺季即將到來,白酒消費有望超出預期。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持續調整之后,白酒板塊開始帶領兩市反彈。此外,臨近年底,基金排名戰拉開序幕,而這可能會啟動藍籌行情。“基金多數是重倉一些白馬股,為了提高排名可能會加倉重倉股從而啟動藍籌行情,這也是歷年12月份行情的一個特點。”也有機構人士認為,近期期指調整交易安排,藍籌股實質受益。持有藍籌股投資者,不必單一依靠降低頭寸來化解市場風險。
“近年來,A股缺乏有效、便捷的對沖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資的投資熱情。能夠更便捷、以更低交易成本進行股指期貨交易,有望吸引長期外資進入A股市場。這就意味著A股市場將迎來更多長期資金流入。”太平洋(2.67 -0.74%,診股)證券研究指出。事實上,北上資金在11月份再度開啟“掃貨模式”,且金融與大消費仍是最愛。數據顯示,11月,北上資金的滬股通、深股通分別凈流入資金325.36億元、143.76億元,兩市合計凈流入469.13億元,創出2018年5月以來的新高。這也是滬港通、深港通自開通以來,創出的歷史第二高。期間,貴州茅臺凈買入資金額高達53.99億元,招商銀行(28.58 -1.11%,診股)(29.55 -0.51%)、中國平安(63.00 +0.00%,診股)(74.40 -1.33%)凈買入金額則超過30億元。此外,恒瑞醫藥(58.38 -6.82%,診股)凈買入額達22.33億元。
有望開啟新周期
四季度以來,即使在估值底、政策底支撐下,A股數次反彈仍受到2700點壓制,可見底部行情的復雜性。“干擾因素既有A股自身主題投資的起伏,也有外圍股市波動因素,其他因素還有美聯儲加息進程變化、原油市場波動等等。”聯訊證券策略分析師朱俊春表示。對于外圍市場波動,A股前期已經充分反映,且近幾次內外聯動緊密性明顯衰退,A股大多走出獨立行情。那么A股后市還需考量哪些外因?
宏信證券分析師徐偉表示,外因仍將可能從不同方面影響A股市場。一是,全球市場的風險偏好降低仍可能傳導至國內擾動市場;二是,全球主要股指波動一致性仍可能給國內市場形成擾動。對于A股自身而言,“目前市場仍處于風險偏好改善帶來的反彈階段當中,短期內經濟和流動性難以出現趨勢變化,大拐點難現。”方正證券(5.46 +0.37%,診股)策略報告表示。但是從中長期視角看,“A股不悲觀”已成為不少機構共識。“A股在2019年將迎來未來3-5年復興牛的起點。”中信證券(17.05 +0.24%,診股)(13.46 -2.60%)《復興新起點》策略報告指出。海通證券(9.65 +1.47%,診股)(7.70 -2.53%)宏觀研究團隊發布研報《鳳凰涅槃——2019年經濟與資本市場展望》,給出了一個觀點鮮明的結論:今年開始的減稅降費會孕育新一輪股票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