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股票最新消息,面對輿論的持續升級,公司日前不得不成立內部調查組,前往鹽城調查“過期蜜蜂”事件,但其結果會如何公布,是敷衍應對危機公關,還是坦誠向公眾公布事件結果,監管部門和公眾保持高度關注。
昨日,長江商報記者飛抵位于江蘇省鹽城市濱??h的事發地——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鹽城金蜂”)進行踏訪。上午9時許,工業園區車輛逐漸變得多了起來,包括印有公務車字樣的小車和警車,然而這些車輛未能進入鹽城金峰廠區內。長江商報記者現場看到,鹽城金蜂兩個大門緊閉。當記者表明身份時,幾個保安態度粗暴,阻攔記者接近廠區,并打著手勢警告記者不能拍照,否則將采取措施。
整個上午,記者看到,除了一輛叉車和濱??h計量測試所車量進入廠區外,未見任何車輛進入,廠區內也鮮有工人身影。而現場的人員也謹小慎微,看見記者在大門外守候,趕緊把工廠車間大門關上。
中午12時許,有調查組的公務車輛陸續離去。整個工廠冷冷清清,偶有嗞嗞聲響,但無任何生產跡象。周邊的農民告訴長江商報記者,之前上班的人這幾天都全部放假了。
鹽城金蜂是否停產,檢查到哪一階段,何時公布檢查信息?對此,長江商報記者多次撥打該公司法人代表周金林電話,均顯示接通后被掛斷。而同仁堂和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則一概婉拒。
同仁堂董秘辦告訴長江商報記者,該事件已由同仁堂集團統一處理,而負責該事務的集團工作人員則表示,自己不是調查組成員,對其一概不知,以公告為準。濱??h市場監督管理局則向長江商報表示,事情正在調查之中,具體進展到哪一步并不清楚,但到時會有統一結果發布。
蜂蜜缺口大或成同仁堂用過期蜂蜜主因
以“環城皆鹽場”而聞名的江蘇鹽城,這次卻因蜂蜜“蜚聲全國”。
12月15日,江蘇電視臺“南京零距離”節目曝光北京同仁堂蜂蜜生產商鹽城金蜂回收過期蜂蜜。據視頻中的知情人爆料,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產企業回收了大量過期、臨近過期的蜂蜜,并宣稱“退給蜂農養蜜蜂”,但實際上這些蜂蜜被倒入大桶、送入了同仁堂的原料庫,再通過加工后銷售。執法人員向記者表示,召回產品應懸掛不合格品標識,同仁堂分公司的企業操作存在很嚴重的問題。
同仁堂方面的態度也算誠懇,第二天也就是12月16日立即發布了致歉聲明。聲明中稱,同仁堂表示,相關產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場。
聲明還表示,鹽城金蜂受同仁堂委托生產食用蜂蜜,同時受其委托處理回收蜜,但合同中規定“回收蜜只能用于喂蜜蜂,不得用作他用”。
換言之,同仁堂將主要責任歸因到鹽城金蜂不按合同辦事,而自己是無辜“背鍋”。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同仁堂大事化小的危機應對之道,顯得極不誠懇!
然而,同仁堂承認,在委托生產過程中,同仁堂蜂業存在監管不力和嚴重失察的責任,并已通知鹽城金蜂暫停其受托加工生產活動,封存全部所涉物料,全力配合調查。
一位從事蜜蜂養殖的蜂農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市面上的真蜂蜜有原蜂蜜和混合蜜兩種,但這兩種的數量并不算多,很多所謂蜂蜜是勾兌而成,“里面壓根沒有蜂蜜”。
有數據顯示,國內全行業的蜂蜜產量大約為年產20萬噸,其中一半出口,內銷的產量10萬噸左右。但每年全國市場的銷量卻達50萬噸。也就是說,市場上的蜂蜜只有五分之一左右是真正的蜂蜜。
上述蜂農表示,如果鹽城金蜂所回收使用過期蜂蜜是真蜂蜜的話,“或許是因為蜂蜜彌足珍貴。”
鹽城金蜂工廠已無生產跡象
外界當前關注的焦點在于,鹽城金蜂過期蜂蜜的調查進展如何? 是否會走過場?
昨日,長江商報記者來到位于濱海縣通榆鎮民營創業園園內的鹽城金蜂,這里距離濱??h城還有5公里。在官方介紹中,通榆鎮民營創業園占地千畝,是濱海縣全力打造的鎮級一流特色園區。
長江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園區內企業中包括建材、機械、紡織在內的多家企業。然而整個園區人煙稀少,多數道路坑洼不平,還有部分新鋪的水泥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