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借殼上市年內盤點,2018年兩市共有11家公司披露了借殼上市預案,涉及交易總價值783億元,其中4起發生在10月20日監管層一系列重新鼓勵并購重組的政策出臺后。
最高借殼溢價17倍 借殼方估值最高81倍
結合注入資產的賬面價值來看,亞夏汽車的借殼交易溢價率高達1753%,遠遠高于今年披露的其他借殼方案,云南旅游和ST慧球的交易溢價率超過500%,緊隨其后。紫光學大、霞客環保、四通股份、東方新星和亞夏汽車5家公司的注入資產賬面價值超過10億元。 在今年披露借殼上市公告的11家企業中,天山鋁業擬借殼紫光學大,交易總價值236億元,為年內最高;另一起交易價值超百億的是中公教育借殼亞夏汽車,交易金額185億元,已獲證監會核準。
注入標的資產的估值因行業不同而呈現較大區別。來自能源、有色等行業的標的方的市盈率在20倍以下,服務類和制藥類企業市盈率分布在20至50倍之間,注入共達電聲的萬魔聲學的市盈率高達81.5倍,為所有方案中最高,也遠高于A股可比企業的市盈率水平。

去年由于監管趨嚴,借殼上市公司數量達到了2012年以來的新低,今年公告借殼的公司數量比去年多了5家,不過仍難比擬前幾年重組高峰期借殼上市公司的數量。2013至2015年公告借殼上市的公司數量合計145家,市場回暖、中概股回歸潮以及IPO暫停都是造成這一時期借殼上市公司數量大增的原因。

走勢分化,復牌大跌屢見不鮮
通常認為被借殼上市是對殼資源公司的重大利好,股價往往能得到正面反饋,不過今年這11家上市公司在披露借殼公告后的股價表現卻差別巨大。
從首次披露借殼公告后十個交易日(停牌的以復牌日計)的漲跌幅來看,11家上市公司中近半數取得了負收益。紫光學大在停牌半年復牌后股價連挫5日,累計下跌39%。萬邦德、云南旅游、ST嘉陵均遭遇了復牌股價下跌,復牌后十個交易日內的跌幅均超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