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8年12月25日收盤,中國石油全年漲幅-8.44%,中國石化全年漲幅0.9%。國際原油有兩個主流品種,一是布倫特原油,二是紐約輕質原油。
前者在倫敦上市,后者在紐約交易。因為品質差異,兩者有些價差,但作為國際原油的主流品種,價格走勢上大體一致。輕質原油油價從2017年6月的42美元/桶爬升到2018年10月初的76美元/桶,花了整整1年零4個月。但從76美元//桶再跌回42美元/桶,只花了不到三個月。
在油價向上蹣跚爬行的過程中,帶給石油石化行業的,是工廠外排隊等待拉貨的大車逐漸增多,是每每到加油站就能喜聞油價又漲了,是每踩一腳油門都有一種肉揪著的感覺。時間在油價的穩穩攀升中過去,企業利潤也在緩緩積累。
懷財就像懷孕,就算一時半會看不出來,但久了,終究藏不住。財報一披露,就能讓人一覽無余。縱然最開始的一兩期讓很多人都有點遲疑,但看著趴在賬上的肉越來越多,終究有人忍不住開始下手。國際油價繼續草長鶯飛,7月初到10月初,中國石油動了。三個月時間,股價從7元附近漲到9.34元,漲幅30%。與此同時,大盤指數從2700跌到了2500。非常難得,特別是這樣一只A股市場的割韭菜代表股。中國石油在2007年上市,發行價48元,此后11年,常年在7、8元附近折騰,站崗萬萬年。
但就像魚哥第一次買入中國石化時的設想一樣,最差的情況是國際油價暴跌,只有這樣,這票才會把魚哥套住。很遺憾,不幸言中。國際油價在今年10月見頂,此后3個月下跌了43%。隨著國際油價的暴跌,中國石油股價再度回到了7.28元,又回到最初起點,好一輪轟轟烈烈的過山車。
油價來了個起落,中石油當年還剩下-8.44%的漲幅,但好像還是跑贏了大盤。別慌,2013年的6月份,中國石油創造過它股生以來的最低價,6.13元,是不是有一種莫明的親切感,因為離現價并不遠。
石油石化產業雖然都和國際原油價格緊密相聯,但還是有些不同的。下圖是中國石化股價和輕質原油油價的月線圖,這樣好參照一些。
1.最近4年,股價的低點,也恰巧出現在國際油價的低點時段。
2.最近4年,股價和油價的聯動性非常高,在走勢上高度一致。
3.最近4年,股價的走勢明顯強于油價走勢,并且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解釋是:
首先,找油、煉油和賣油,三大業務占了中石化營收的半壁江山,油價高,利潤自然也高,因此股價同國際油價相關性非常強。
其次,中國石化非常掙錢,今年的股息率超過9%,且每年分兩次紅,從不落下,最近5年的平均股息率也在5%左右。因此,就算是拿著不動,每年的現金收益也不低。當然,這也是此前魚哥看好中國石化的原因之一,并且大膽論斷,只要油價不暴跌,大概率會盈利。
所以現在…
上述是對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的簡單評述,只從簡單的油價邏輯和股價長期表現來看,并不涉及公司基本面經營細節。但作為簡單的投資理由,應該還是差不多了。
投資是自己的事,自己的錢。
大盤不想說了,反正倉位這樣了,沒啥大作做,持股上也不會改。(來源:每日股票精選)
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