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2018年即將離去,我仿佛又回到了5年前2013年末。那時的市場氣氛,正如當下,同樣的凝重。同樣的是,對中國股市中國經濟乃至于中國的未來,悲觀是主基調,blue是流行色。那一年,茅臺股價近乎腰斬,我的家庭資產市值打了7折,那是我那時入市21年來的首次年度虧損。在年終總結時,我最后一句話寫道:2013,快點兒過去吧,我不喜歡它!
“禍兮福之所倚”,隨后的4年,2014至2017年,卻戲劇般成就我的黃金時代:家庭財富接近Tenbagger。但我沒有過于得意膨脹,依然保持冷靜清醒。2017年終總結時,我說:“降低期望值,重拾平常心,消停消停。這是我對自己2018年的告誡”。所以,對于今年(2018)家庭資產賬面縮水近2成,我并無多少的不解不爽不快,因為我與“市場先生”交往的時間足夠長,對他很熟悉,而且我還懷揣著自認為的投資致勝秘籍:“內部記分卡”。
一、跑步
2018全年跑步136次,1252公里。由于9月初左膝蓋出現狀況,歇跑了整整兩個半月,因此今年只完成一個半馬(福州)。值得一說的是,這個半馬是與兒子肩并肩完成的。一路上我不時地與他閑扯,或調侃他一下,他不為所動,不說話,一副很認真很專注很酷的樣子。偶爾的回應,都不超過3個字。如今,年歲越大,我越覺得家庭親情的無可替代。記得巴菲特曾經說過(大意):人生的最大成功,是有你愛的人和有愛你的人。2013年5月1日開始跑步至今年底,共跑了823次,8666公里。由于膝蓋問題,我決定,今后的跑步節奏為跑一休二,每次10公里,一年1000公里左右即可,盡量在操場跑道跑。至于我的人生規劃中要完成10個全程馬拉松中剩下的4個,我還將盡力而為,不到完全不可能,決不言放棄。
二、投資
2018年我的投資出現有史以來第二次年負收益,家庭可投資資產縮水17.7%(A股港股截止12月27日中午收盤,美股截止26日收盤)。如今,我的投資品種與去年相比,少了美股的指數基金VTI(被蘋果股票的低賣高買搞掉的),剩下的所有四家持倉標的,茅臺是主倉位,王者至尊,身家性命。境外股票賬戶中的蘋果、伯克希爾哈撒韋和騰訊,是茅臺股票的保險。擁有少量自住以外的房產,是股市投資的再保險。
全年除了賣出配售的新股以及在不同賬戶搬市值之外,有3次操作。其中兩次是買入茅臺股票,分別是1月16日的787元左右(除權前)和10月29日的549.09元;另一次是5月初蘋果股票的低賣高買,賣出買入價分別是164和186美刀左右。從買賣價格及市值波動上看,我的這幾次操作,乏善可陳,昏招迭出。但是,它們卻赤裸裸地展示出我的核心投資思路和邏輯:一是茅臺股票多少錢買不重要,買不買,買多少才是關鍵。二是一旦確認自己錯了,馬上改,多大的代價都是最小的代價。我總認為,境外賬戶是一個非常封閉的系統,既然錢出不去,也就不可能輕易回來。所以,我對這個賬戶的市值波動真的非常的無感。那么,我問自己,你的A股唯一持倉——不可能賣出的茅臺股票,它的漲跌,你怎么就需要有感呢?!
茅臺的好,凡真正喝酒的人不可能不明白。偶爾喝酒的人,大多也會人云亦云。不喝酒的人,容易不淡定,會被其股價牽著鼻子走,股票就不容易hold住。但是,他們中也有些人(可能不多),會通過喝酒的朋友的固執癡迷,明白什么叫做“無可救藥”。于是,他們也鐵了心,牢牢的守著,不離不棄,這些人是我們“雙料茅粉”最應該尊敬并喝彩的。前幾天,與朋友喝酒,其中一位朋友的太太問:都說90、00后的孩子不喝茅臺酒,你怎么看?我趁著酒興,脫口而出:這個問題首先是人類這個物種,對酒精這個神奇東西的依賴問題。其次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社交飲食等傳統習慣問題,其實也是中華文化的穿透力生命力問題。這些東西要是想透整明白了,你的困擾自然會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