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個公司是否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我們可以從公司財報、券商的研究報告、公司公告、產業分析等方面做綜合的判斷。但是通常情況下,一個公司是金玉在外,還是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其內在素質如何,這里給出幾個獨特的視角:
一、產品戰略上
橫向上對比國內外的競爭對手,縱向上比較公司產品的新老更替,公司應該有清晰、前瞻性的產品戰略。這就要求公司必須對本行業的技術發展具有清醒的認識,滿足客戶當前需求的同時,注重挖掘的客戶的潛在需求,在這方面,諾基亞就是一個典型的失敗者,公司應該有預研部門,來儲備未來2-5年的產品和技術需求。
二、研發流程上
公司應該具備科學的研發體系和研發技術平臺。研發體系應該覆蓋新產品的概念、計劃、方案、樣機或樣品的測試和驗收、小批量生產、量產等各個環節。研發技術平臺應該有完善的技術樹和三級評審體系,來支撐每個技術要點,這里具有明顯的木桶效應,任何一個薄弱點都能預埋產品大規模召回的風險或者付出慘重的市場整改代價。因此,強大的研發體系和技術平臺是優秀公司如華為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三、生產管理上及供應鏈
符合ISO相關的認證必不可少,而且重視相關質量體系的落實,如來料的檢驗策略,根據來料的重要性、歷史質量表現做全檢、抽檢、免檢等相應措施。工廠原料的標示、擺放、殘次廢品的處置方案、質量問題的整改措施跟蹤落實和閉環,以及測試環節的有效性,這些都是質量工作的重點,這些要點在工廠都可以看到,也應該能被看到。筆者曾經調研過一些國內和國際的上市公司,在這方面國內優秀的一批公司與國際一流企業的差距逐步在縮小。另外這些公司參與世界分工和競爭,對自身成長也是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比如,產品只滿足GB是不行的,還要滿足特定行業的國際標準,如IEC或IEEE等。
四、市場拓展與服務
市場拓展上根據行業不同而差異很大,如有的公司目標客戶只有幾個,屈指可數,就采用大客戶跟蹤制;有的公司客戶較分散,就采用分總司或辦事處來進行就近拓展和貼身服務。但是有一點,如果一個公司特別依賴一兩個大客戶,那么就不是好事情,因為這樣相當于把命脈交給了別人,或者說其抗風險能力很差,作為初創公司,有時難以避免,但是作為已具規模的上市公司,這樣的風險無疑擴散到了公眾之中。
當然,作為投資者,有些方面可能難窺一二,如人才培養和技術上升通道的規劃等,但是在研究可接觸到的信息上,可以從這些方面作為獨特的視角來思考。
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