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今年,雖然2018年還未真正結束,A股在2018年的交易日卻已于今天正式結束。如果從今年的收益來說,今年是真正的虎頭蛇尾。
收益率:-11.76%,從收益率上看,似乎不是太慘。為什么要說今年是虎頭蛇尾呢? 因為在一月份的時候,收益率一度達到了25%。換句話說,從一月份到12月底,收益從最高點回撤達到36%左右。
今年的收獲,或者說今年的進步的地方如下:
1, 拋棄股票技術流,投入價值投資的懷抱。
2017年算是我的價值投資元年。靠著重倉的老板電器,取得了60%左右的收益。雖然想完全投入價值投資的懷抱,不過依然拿出了20%左右的資金不斷的做T做測試。全年做T次數,估計在150次左右。讓人哭笑不得的是,2017年年底一統計卻發現,如果一直持股不動,最終的收益可以比不做T高3%左右。此次試驗的結果讓我徹徹底底地認識到,自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不是那些萬里挑一的天才,沒有能力通過所謂的高拋低吸來達到額外增加收益的目的。因此,2018年開始,我完完全全的放棄了摸索學習了一兩年的股票技術(K線,MACD,纏論之流)。
2,無論盈虧,拿的住股票,屁股坐得住。
依然還記得在2015年股災的時候,當時有段時間,每天虧掉近一個月左右的工資。那個時候內心充滿了恐懼與不安。今年也有過一天賺一兩個月或虧一兩個月工資的時候。虧錢的時候如果說開心,肯定是騙人的。但是即使會有些郁悶,內心卻非常的平靜。現在回想2015年的股災,當時恐懼最大的原因恐怕還是在于自己當時的無知,對于持有的股票完全沒有底。而現在我能夠確認,我持有的幾只股票都是全中國最好的幾只股票中的幾個。如果他們都不行了,那個時候恐怕就不是幾只股票,而是整個中國的經濟都出現了巨大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我持有的幾只股票,不僅是好股票,而且還是在它們的價格處于合理甚至偏低的價格購買的。
一般來說,散戶有個很大的特點,股票大漲,大跌的時候拿不住。漲的時候擔心回調,跌的時候擔心害怕。一月份的時候,格力大漲近30%。我沒有賣掉它。我記得它最高點時候的PE,大概是超過了15。如果回到今天,回到此刻的收盤價35.69,或許有人會說,格力58元的時候不賣是很失敗的操作。我的觀點是,作為整個A股最為優秀的公司之一,20倍PE以內的格力,不算高估。因此,我沒有操作。之后,在格力跌破50元以后,我一直不斷的加倉。一直加到38元左右,由于沒有新的資金了才不得不終止了加倉的操作。因此,到了今天,我的格力從大賺,變成了現在不大不小的虧損。
茅臺今年以來開始學習和了解的標的。一直由于它價格的高高在上,沒有好的入手機會。10月份,在那個跌停后的第二個交易日,茅臺繼續大幅低開7個點左右。于是,我趕緊賣出部分格力,在510元左右,置換了幾百股,終于圓了成為茅臺股東的夢。騰訊略微有些小遺憾。300元第一次買入,270元買入第二筆。然后計劃250元買入第三筆。最終,它的價格大概是到了252元,然后就再也沒有下來了。當然,我的計劃是250元再買入,因此,我也只是嚴格執行自己的計劃,雖然遺憾,但是不算錯誤。
買美的比較有意思。我是最后這個交易日買入的。我2015年的股災時候重倉的就是美的,那個時候它是我虧損最嚴重的股票。今天買入美的主要有2個目的。1,套利&對沖 最近幾個月,美的的股價通常高出格力2塊多,甚至一度接近3塊。今天美的一度只高出格力0.8元。 2,格力粉絲和美的粉絲是相互仇視的兩個群體。我想,我同時買入這兩家公司,或許能夠讓我用一種相對客觀的視角去分析和對比兩家企業的優缺點。幫助我更加深刻的和中肯的評估這兩家中國最優秀的白電企業。
3,閱讀了幾十本的投資,以及經濟學方面的書籍。包括《奧馬哈之霧》,《穿過迷霧》,《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跳著踢踏舞去上班》,《巴菲特之道》,《費雪 論成長股獲利》,《查理芒格傳》,《巴菲特教你讀財報》,《巴菲特的投資組合》,《你厲害,你賺得多》,《一個投資家的20年》,《戴維斯王朝》,《投資中最簡單的事》,《投資中不簡單的事》,《怎樣選擇成長股》,《斯坦福極簡經濟學》,《經濟學思維》,《小島經濟學》等等,以及基本很不錯的個人傳記類的書,比如《富蘭克林傳》,《在孤獨中醒來,微信之父張小龍》,《任正非傳》,《喬布斯傳》,《朱洪江傳》等等
現在越來越認可這句話,“你看見的都是你想看見的,你聽到的都是你想聽到的”。因為現在認可價值投資,所以我接觸到的都是上面的這些書。在剛入市的2015年,2016年的時候,那個時候看的書都是各種教K線技術的書籍。
今年失誤或者說做的不好的地方:
總的來說,我覺得今年沒有什么明顯的失誤,雖然說業績是虧損的。
2019年的目標:繼續減少操作。2018年雖然已經做得比較好了,不過還是有幾次操作。我希望明年除了有錢繼續加倉目前手上的股票外,爭取做到零操作(目前持有的股票極度高估的異常情況出現除外)。(來源:雪球)
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