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近期大量公司爆出商譽減值,動不動就有超過10億的預虧,而且很多是業績變臉,讓人猝不及防。
然而商譽并不是一兩天內形成的,商譽減值也是市場一致預期中的,不然無法解釋有些長期的“成長股”不斷腰斬,如果你之前從未關注商譽,說明對財務數據的質量過分淡漠。
大家已經知道,商譽是并購中形成的。你想買一個公司,這個公司今年賺1塊錢,明年賺1塊2,后年賺1塊5,但它的有形凈資產只有3塊錢,你想以3塊錢買下它,之前的股東絕對不肯賣。所以大家要坐下來談判一個價格,這時候一個中介服務——評估公司就會出場,評估公司七算八算,免不了有很多主觀臆測。通常是假設交易標的永遠不倒閉,在此前提下推算出未來現金流,貼現到今天得到一個價值,實際上多半是在今年利潤基礎上乘以一個倍數,比如15倍或X倍,對,相當于乘以一個我們熟知的市盈率倍數,作為公允交易價格。假定我們例子中的公司最終作價15塊交易成功,那么除了3塊凈資產,其余的12塊就成為商譽計入買家的資產負債表。
我們換個角度看,15塊實際是相當于以5倍市凈率買入,記了4倍商譽。我們每天也在市場上買賣股票,大部分交易都是以超過凈資產的價格完成,我們是否意識到,這些交易中間,我們實際是購買了交易對象不在賬面上的商譽,從而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上也計入了商譽?這些無形的商譽可靠嗎?
比如說,現在貴州茅臺的交易價格相當于8倍以上市凈率,其中7倍以上凈資產實際是未在賬面上的商譽,你覺得它可靠嗎?它在可預期的時間內,能夠幫你賺回股價嗎?當然我們對茅臺都比較有信心,品牌價值巨大,又有成癮性,可預見的未來無可替代,等等,有很多因素支撐它的無形資產(賺錢能力),所以這種有比較堅實基礎的商譽可謂好的商譽,可信的商譽。
再比如,現在海康威視的交易價格也相當于8倍以上市凈率,同樣有7倍以上凈資產是隱性商譽,你覺得它未來會減值嗎?還有,愛爾眼科的交易價格在11倍PB以上,隱性商譽更高,你的信心如何?
上面這些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白馬和成長股,還有更多以高PB交易的股票,我們買之前是否需要掂量一下,它們的隱性商譽真的有賺錢能力嗎?會在什么情況下減值?賬面商譽要警惕,賬面之外的商譽其實是更需要警惕的。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