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2月6日訊:國內5G進程正如火如荼,作為行業技術大牛的華為公司也吹響了“攻上‘上甘嶺’,實現5G戰略領先”的沖鋒號。與此同時,華為卻在海外頻繁遭受非技術性困難。
見微才能知著,危中也會有機。作為“巨、大、中、華”里最耀眼的那顆星,華為沒有冬天。
12月6日早晨,華為首席財務官、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近日在加拿大轉機時被“暫時扣留”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
華為的回應稱,“華為并不知曉孟女士有任何不當行為”,并表示華為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對此,野馬財經今日也曾致電了華為公司,對方回應稱:“目前沒有接到相關通知,我們不太清楚整件事情具體原因。”
“巨大中華”里最耀眼的那顆星
2017年,華為全球市場占比達到28%,愛立信下降為27%,自此華為超過愛立信,躋身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制造商。然而,2018年4月,原本處于中國第二大、全球第四大電信設備制造商的中興通訊因為受到美國制裁,導致元氣大傷。
華為,由此成為通信行業“巨大中華”里最亮最持久的一顆星。
“巨大中華”的說法源起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中國電信市場呈噴發之勢,本土力量應運而生,四家新興的本土通信制造廠商巨龍通信、大唐電信、中興通訊、華為技術冉冉升起。
有資料稱,時任中國信息產業部部長的吳基傳在一次論壇發言中,取四家企業首字組成了朗朗上口的“巨大中華”。自此,“巨大中華”的提法便在行業里逐漸傳遍。
在此之后,“巨大中華”帶來的效應日漸擴大,我國電信市場由進口高價設備壟斷的局面從此破局。由此也帶來電信設備成本下降,我國電信基礎設施水平快速提升。
然而,在發展過程中,曾經技術領先的“巨大”,在發展過程中逐步衰落。中興、華為后來居上,甚至從國內市場走向海外市場,逐漸成為全球市場的新興大玩家。
2017年度,華為銷售收入達到人民幣6036.21億元,凈利潤為人民幣474.55億元,總資產達5052.25億元。當年,華為位列《財富》全球企業500強第83位。相比之下,阿里巴巴排名第462位,騰訊的排名則是478位。
圍繞華為這艘行業巨頭,已然催生出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據野馬財經不完全統計,A股及H股中,至少有35家公司與華為存在聯系。
受孟晚舟“暫時被扣留”消息影響,2018年12月6日,這些股票普遍下跌。
實際上,華為在全球產業鏈中也已經占據重要位置。除了中國本土之外,華為的業務遍及全球,供應商也涵蓋高通、博通、英特爾等眾多國際廠商。
2018年11月7日,第十二屆核心供應商大會上,華為還對92家供應商頒發了獎項。在這92家公司中,中國企業共有37家。其余企業則來自美國、法國、日本、韓國、意大利等諸多國家。
注冊于1987年的華為很早就開始了自己的全球化之路,早已是一家全球化企業。在世界各地,華為也早已謀篇布局,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