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在同一起跑線起跑,跑著跑著,差距就拉大了。有的國家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有的國家掉進了中等陷阱的坑;有的企業崛起在世界之巔,擺脫平庸,走向偉大。
中國經濟崛起的關鍵時刻,家電、電子、大消費行業,誕生了一批世界級的企業,出現了一批從容參與世界競爭的企業,這些企業是中國經濟的脊梁。華為、小米、格力、安踏就是這樣的企業。從2015年開始,體育用品行業國內龍頭已經沒有爭議。又從那時開始,這家公司也悄悄地上了高速公路,低調中突起,讓人眼前一亮。
安踏集團市值高達1200多億,是國內同類品牌市值總和的1.6倍,是李寧的5倍,特步的10倍,361度的37倍。這當然不是安踏的目標,進入國際第一陣營,成為國際體育用品拳擊臺不可忽視的參與者,才是安踏的目標。2015年,安踏集團營收破百億,2016年公司股價加速上漲。投資者不笨,股價上漲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是品牌多元化行動,品牌國際化行動,品牌年輕化行動。
體育用品行業先知者 10年前已經開始布局安踏的布局早就開始,先知者必須具備遠謀。2009年8月12號晚上,安踏發布公告,收購百麗國際全資附屬公司Lead Chance手中的Fila Marketing (HongKong) Limited 的全部股權,FILA在中國大陸的業務收歸囊中,意大利百年品牌斐樂(FILA),自此成為安踏旗下一員。
安踏收購FILA之后,重新定位為高端運動時尚品牌,消費升級,一定意味著消費細分,喜歡網球、高爾夫的高端消費者的目光被FILA牢牢吸引。一個瀕臨懸崖的品牌,在全球最大的市場上獲得了新生。安踏的戰役打得很有章法,保持品牌、管理的延續性,避免跟耐克、阿迪正面競爭,瞄準空白運動時尚細分領域。精耕供應鏈,保持研發優勢,選擇供應商,在原材料上形成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