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3月5日訊:上周五有兩大信息對A股人氣形成催化,一是科創板規則發布,二是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延期。特別是后者,預示著中美貿易談判越來越接近達成最后協議
1、慢節奏才符合市場內在邏輯。
周一A股一鼓作氣打掉3000點帽子,這個帽子被掀掉后,甚至連大金融這樣的超級大盤股也受到資金的搶籌,可見踏空資金急于建倉的心理是多么急切,但這恰恰違背了市場的基本規律,就是在市場行為面前,你想通過資金規模主導趨勢基本上是徒勞的,市場上這樣的沖擊買入很快就受到限制,周一下午藍籌股震蕩回落,是典型的獲利盤的兌現。相比較而言,創業板、中小板、中證500等中小盤個股表現更為突出一些,主要是這些群體流動性不佳,在大量配置資金買入面前,容易形成更加擁擠的交易場景。我們認為,三月份市場會逐漸形成熱點輪換的格局,就是說,大部分市場板塊和個股可能是分化的,這種突擊性的群體性上漲行為不是主流。
2、尊重資金行為。
從陸港通北上資金行為看,自去年12月份持續抄底A股以來,凈流入規模超過1000億元,從5月份提高權重角度看,一些大盤股基本上都配置到位了,與此同時,一些嗅覺敏感的機構投資者在去年12月以及今年1月份大幅加倉,大幅申購指數ETF,預期收益率都非常可觀,當年化收益率達到或者超過歷史平均水平后,這些先知先覺的資金會選擇鎖定利潤。鎖定利潤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減倉出貨,一種是通過指數期貨形成對沖。
目前看,在政策強化預期非常明確,內外主流仍呈現凈流入的背景下,選擇期限對沖的模式可能較為流行,因此,大家可以看,滬深300指數期貨、上證50指數期貨、中證500指數期貨前期巨大的升水都消失了,本周竟然轉入貼水模式,說明投資者加空單的力度有些猛。當機構投資者行為出現這些變化的時候,你期望指數持續向上飆升的概率是不大的,即便中小散戶跑步入場的熱情也是不能形成更大沖擊力的,所以,短期內指數是需要反復震蕩,在沉淀出足夠的信心后,重心慢慢上移才是合乎邏輯的表現。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