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科創板的推出意義重大。生物醫藥是科創板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產業,從上交所公布的首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中,可以看到多個醫藥行業創新型企業的名字。
醫藥創新企業前期的研發投入非常高,是典型的資金和技術密集型行業,融資需求旺盛。之前我國醫藥創新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在一級市場,2018年國內醫療健康領域VC/PE融資總額達到980億元,超過了15/16/17年三年融資之和,融資事件數量達到了602起,同比2017年接近翻番。
受制于A股現有的發行規則,未盈利的醫藥創新企業之前只能通過納斯達克等境外途徑實現上市,而科創板對于創新型醫藥企業打開了新的融資平臺。按照目前標準,創新醫藥企業若市值大于等于40億,且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便可申請上市,體現了監管層對于醫藥行業創新的導向。
未來的科創板有望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醫藥將會是科創板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看到更多有價值,且值得長期投資的醫藥創新型企業,比如創新制劑、生物制藥、精準醫療、創新器械等,登陸科創板。
科創板一旦啟動,對A股醫藥板塊的估值會產生什么影響?是否會分流資金?投資人不需要過于擔心科創板對于A股的資金分流。科創板的推出,尤其是對于醫藥行業來說,應該是一個重大的利好。
首先,創新是醫藥行業永恒的主題。科創板為前端的醫藥創新企業引入了活水,實際上直接利好A股醫藥板塊中的創新產業鏈,包括CRO/CMO等領域。
從估值上來講,目前A股醫藥通行的是PE等相對估值方法,在對創新企業估值時具有局限性。未來科創板推出后,對于未盈利醫藥公司的定價方式將采取國際通行的現金流折現法,相對應的,對于A股的醫藥科技公司來講,將是一個推動價值發現與估值重估的過程。科創板啟動,會對醫藥板塊整體的風險偏好有顯著提升。醫藥行業投資上除了關注現有品種的增長,更要關注未來創新產品的成長潛力。
現在是否是醫藥板塊適合的配置窗口?
今年的醫藥板塊雖然漲幅可觀,但在A股行業排名中仍然屬于中間位置。隨著市場波動加劇,目前較為適合配置醫藥板塊。首先從基本面的角度,大多數醫藥藍籌公司2019年仍保持穩健的增長,醫藥行業作為必需消費品的代表,有其內生增長的韌性。
其次從估值來看,目前醫藥板塊TTM估值在32倍,如果考慮到利潤增長,2019年的整體估值水平在26倍左右,從歷史上醫藥行業的絕對和相對估值來看,目前仍屬于合理偏低的位置。
2019年一季度我們已經看到了國產生物仿制藥上市,下半年醫藥行業仍然不斷會有新的重磅創新產品問世。2019年剛剛拉開醫藥行業成長大幕。
醫藥行業2018年利空因素是否已基本釋放完畢?投資邏輯有什么變化?
2018年伴隨著國家醫保局的成立,醫藥行業的體制結構與行業政策發生較大變化,醫藥板塊的估值體系也出現了明顯分化。尤其是“4+7”帶量采購試點出臺后,相關藥品的降價幅度較大,引發了市場較大反應,以仿制藥為代表的傳統醫藥板塊個股下跌幅度較大 。
隨著帶量采購政策在今年3月底逐漸落地,藥品降價暫告一段落,市場上對于醫藥行業最悲觀的預期和恐慌情緒實際上已經有所緩解。人口老齡化和疾病譜的變化,是推動醫藥行業長期穩健增長的內生邏輯,這個邏輯仍然沒有變。從投資上來講,仍然要繼續超配長期趨勢明顯向好的子行業,如創新藥、慢性病藥、生物制藥、創新器械板塊等。醫藥行業更像是一個長跑冠軍,短期可能會有政策的擾動,但長期的大邏輯通順,從任何時候投資醫藥行業,拉長投資周期來看都是合適的。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