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6月23日訊:寧波首富熊續強大概從來不會想到,25年前自己一手創辦的上市公司,如今已經迎來了最后時刻。
6月17日中午,上市公司ST銀億發布公告,稱銀億集團、銀億控股已于2019年6月14日向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整。
根據公司公告,2019年以來,ST銀億的控股股東母公司銀億集團、控股股東銀億控股面臨無法擺脫的流動性危機,考慮到兩家公司的資產和經營情況仍然符合市場需要,具有重整的價值,故而提請重整申請。
總部位于浙江寧波的銀億集團創立于1994年,公司以房地產業務起家,拓展到工業制造、國內外貿易和現代服務等多個領域,公司連續15年上榜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并連續12年名列浙江省住宅產業十大領軍企業。2017年,公司實現營收783億元,同時控股兩家上市公司。同時,熊續強本人也憑借295億元的身家位列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95位,被稱為寧波首富。
大廈突然崩塌,這背后的玄機引人深思。
實際上,這場危機早有端倪。早在去年12月,銀億股份就曾發布公告稱,因短期內資金周轉困難,15銀億01債券不能如期兌付。然而根據公告顯示,該債券規模僅為3億元,發行利率7.28%,期限為五年。
公司2018年財報揭露了債券無法如期兌付的一種可能。首先,公司業績出現了明顯的滑坡。財報顯示,ST銀億2018年凈利潤虧損5.73億元,同比減少135.81%。而2019年第1季度,ST銀億再度虧損,數額達到2986萬元,同比下降93.10%,這意味著虧損還在持續擴大。
同時,公司現金流急劇緊張。從財報中看,ST銀億的貨幣資金從2017年的41.39億元直降到8.35億元。另外,根據ST銀億的公告顯示,公司到期未能清償的債務總額達到24億元。
與此同時,銀億股份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獨立董事余明桂對年度報告投出了棄權票,原因主要在于對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的資金往來、公司內部控制體系以及公司持續經營能力表示不信任。4月25日,余明桂向銀億股份董事會提出辭去第七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及董事會審計委員會主任委員、提名委員會委員、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職務。
獨董拒不合作本身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實際上這背后反映的根本問題是公司內部控制存在重大風險。
由于債務未償清,銀億股份遭到興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提起訴訟,隨后銀億股份資產被凍結。4月30日,銀億股份發布《關于公司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資金占用觸發其他風險警示情形暨公司股票停牌的提示性公告》,指控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占用ST銀億公司及其子公司非經營性資金余額22億元,占2018 年度經審計凈資產151億元的14.92%,截至財報公布日未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