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8月26日訊:“行穩致遠!” 這是一年前碧桂園(02007.HK)2018年中期業績報告中,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致投資者文末的四個字。 一年后,2019年中期業績發布,根據第三方克而瑞數據顯示,碧桂園再次穩居全國房企權益銷售和全口徑銷售的冠軍寶座。很多股評人看了亮眼的財務數據后,寫下了“厲害了”“穩得一批”的評語。 在房地產持續強調控、融資嚴監管的大環境下,碧桂園展現了龍頭房企在逆周期的穩健實力。 記得一年多前,地產銳觀察和業內人士交流時,還有人擔心船大難轉身,長期看好三四五線城市的碧桂園,會遇到規模增長的天花板。 但是,現在看來,在兼顧規模穩增長與強化多核發展方面,碧桂園顯然做的不錯。
CFO伍碧君,總裁莫斌,常務副總裁程光煜。

01財務穩健是最大的王牌 在堅持房住不炒、不拿房地產刺激經濟的大背景下,保持財務穩健是房企實現基業長青的最大王牌。反映而當前,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融資(外部輸血)和回款(內部造血)。
No.1
融資——渠道暢通且成本未提升
眾所周知,自2018年4月份資管新規落地以來,房企融資通道驟然縮緊,融資難、融資貴成為行業普象。 雖然2019年一季度房企融資短暫回暖,但自4月份中央政治局會議重申“房住不炒”、5月份銀保監會23號文下發之后,房地產融資渠道被全面圍堵。
“環境越惡劣,資源越是往優質資產去配。”2019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碧桂園CFO伍碧君在答媒體問時如是表示。 截至2019年6月30日,碧桂園的銀行及其他借款、優先票據、公司債券和可換股債券分別約為2218.65億元、574.65億元、473.36億元和52.23億元。 與此同時,碧桂園的融資成本并沒有上升,其上半年加權融資成本僅為6.13%,與去年末持平。 就在前兩周(8月13日),碧桂園還成功發行了22.1億元公司債券,票面利率僅為5.14%。而據克而瑞地產研究統計,2019年上半年95家典型房企債券融資成本為7.25%。相較之下,碧桂園的融資成本優勢明顯。 業內人士表示,在以“合規和規模控制”為主題的房地產融資強監管背景下,較高的信用評級是碧桂園依然獲得較低的融資成本的原因所在。 據了解,在民營房企中,只有碧桂園和龍湖被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評為稀缺的“投資級”。而國內的評級機構對碧桂園給出的主體評級都是AAA。
No.2
回款——資金回籠表現強勁
融資性現金流收緊,經營性現金流就被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狠抓銷售和回款,成為各大房企的調整方向。當下,抓回款率更為關鍵,即將賣出去的貨值轉變為手里的現金流。 在2019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碧桂園總裁莫斌透露,2019年全年公司將權益回款納入了工作考核。從半年報數據看,這一核心KPI被執行得很到位。 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碧桂園權益去化率65%,權益物業銷售現金回籠約2659.4億元,回款率高達94.3%,比去年末91%的回款率還提升了超過3個百分點。 融資性現金流保持暢通,經營性現金流穩定回流,顯示了碧桂園出色的財務掌控能力。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碧桂園可動用現金余額約2228.4億元。加之碧桂園賬戶還另有約3133億元銀行授信額度尚未使用,公司現金流充裕。
No.3
償債——安全墊足夠
有兩個指標能反映房企的真實償債能力。
第一個是凈借貸比率。
因為房地產行業比較特殊,有相當大一部分負債為預收款,本質上是未確認的收入,所以相比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凈負債率也叫凈借貸比率【(有息負債-貨幣資金)/凈資產)】更能反映房企債務的真實情況。
半年報數據顯示,碧桂園的凈借貸比率由2018年6月30日的約59%下降至2019年6月30日的約58.5%,同比下降約0.5個百分點,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據Wind數據,2018年A股30家樣本房企平均凈負債率達148.16%,H股30家樣本房企平均凈負債率達1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