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鋰電池板塊繼續上漲。海科新能源、天際股份、英聯股份連續第二天漲停,領湃科技、信越新材、天賜材料、科達利等股票也有所跟漲。
在消息方面,代表著摩根士丹利等投資機構將寧德時代的評級調升至超買,目標股價也上調至210元。
摩根士丹利表示,他們已經觀察到寧德時代基本面上出現了多個轉折點,通過新一代大規模生產效率的提升,預計在一季度盈利放緩后,寧德時代在接下來幾個季度會恢復同比增長。
多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人士表示,盡管目前鋰電產業鏈仍在進行產能整合和價格穩定的階段,但下行底部正在逐漸顯現,行業周期即將見頂。
以電解液領域激烈競爭為例,頭部企業表現出較強的定價權。3月8日晚間,天賜材料公布,基于化工企業生產設備運行周期需求,為保障液體六氟磷酸鋰產線的正常運行和安全生產,公司計劃按年度計劃,在3月11日起暫停年產3萬噸液體六氟磷酸鋰生產線進行檢修,預計檢修時間不會超過30天。
產業生產也在持續回升。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在今年的1月至2月期間,產量降低;但是到了3月,鋰電企業的生產展現出強勁的回升態勢,有些企業環比甚至超過70%。
預計到2024年第二季度報表顯示,中金公司認為由于各環節和不同客戶實行降價的時間各有不同,降價情況將持續體現。不過,預計降價幅度將逐漸減小,產業鏈各環節的盈利可能會在2024年中達到最低點。
真鋰研究的首席分析師墨柯告訴《證券日報》的記者:“2024年,鋰電產業鏈的發展將向好的方向轉變。上半年企業業績預計將仍然受到壓力,下半年隨著新能源汽車消化庫存結束,動力電池訂單開始增多,整個產業鏈有望在第四季度進入補庫周期。”
在這種情況下,海外市場拓展和研發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隨著淘汰速度的加快,已經在各個賽道上形成規模效應的領先企業與中小型企業之間的差距將進一步擴大。
例如,在今年的2月份,龍蟠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常州鋰源和海外電池巨頭LGES簽署了一份為期2024年至2028年的,包含16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訂單;與此同時,博格華納公司發表聲明宣布,已經與比亞迪旗下的FinDreams Battery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共同生產用于商用車領域的磷酸鐵鋰電池組;而在3月份,多氟多公司宣布計劃在韓國成立六氟磷酸鋰合資公司,以拓展海外業務。
另外,領先企業也在鞏固企業的“護城河”。例如,璞泰最近披露,公司的負極材料盈利能力持續改善,四川紫宸工廠的建設實現了真正的一體化;在產品創新方面,CVD硅碳產品已經得到了領先客戶的認可。容百科技則預計,到2024年在海外市場實現批量銷售,進一步提升其三元正極每噸利潤。
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鋰電池產業鏈有望持續增長,但不同企業的盈利水平將有所不同。目前,相關產品價格已接近中小企業的成本線,導致一些中小企業陷入惡性循環,而頭部企業有望通過技術壁壘和規模優勢獲得更大盈利空間,單位盈利預計將于2025年出現向上的拐點。鋰電池行業也將進入一個由技術創新和全球化戰略主導的新階段。”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