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周一,資本市場迎來歷史性時刻。三大股指集體暴力拉升,納斯達克指數單日飆升4.35%,創下2020年11月以來最大漲幅,中概股表現更勝一籌,金龍指數跑贏大盤3.2個百分點,全球資金風險偏好急劇升溫。
政策紅利引爆市場
中美經貿破冰:
-
日內瓦聯合聲明確立"三步走"路線:5月14日前取消90%互征關稅
-
建立常設磋商機制,第三國協調解決技術爭端
-
半導體、新能源產品獲特別豁免條款
財政刺激加碼:
-
眾議院共和黨拋出4萬億減稅計劃,科技研發抵免比例提升至30%
-
1.5萬億政府開支削減聚焦傳統能源領域
-
企業海外利潤回流稅率降至8%
資金狂潮涌動
市場數據亮點:
-
納指100較4月低點反彈21.7%,正式進入技術性牛市
-
恐慌指數VIX單日暴跌28%,創2020年3月以來最大跌幅
-
期權市場看漲合約成交量激增450%,執行價集中在6000點的標普看漲期權堆積
板塊表現分化:
板塊 | 漲幅 | 領漲個股 | 催化劑 |
---|---|---|---|
半導體 | +7.2% | 英偉達(+5.4%) | 對華出口限制解除 |
電商零售 | +6.8% | 亞馬遜(+8.1%) | 跨境物流成本下降預期 |
新能源車 | +5.9% | 特斯拉(+6.8%) | 4680電池獲關稅豁免 |
云計算 | +5.3% | 微軟(+2.4%) | 政務云合作框架落地 |
中概股估值修復
金龍指數成分股表現:
-
電商三巨頭:拼多多(+9.2%)、京東(+7.5%)、阿里(+6.8%)
-
造車新勢力:理想(+8.3%)、小鵬(+7.1%)、蔚來(+6.5%)
-
人工智能:百度(+11.4%)獲大模型出口許可,商湯(+15.7%)打入北美市場
資金流向監測:
-
北向資金單日凈買入中概股23億美元,創年內紀錄
-
KraneShares中概互聯網ETF(KWEB)成交額激增300%
-
做空比例驟降:平均空頭倉位從18.7%降至12.3%
機構策略解碼
貝萊德:本次反彈具有基本面支撐,建議超配半導體、SAAS及跨境電商板塊,目標納指上看20000點。
摩根士丹利:科技股估值修復剛剛開始,FAAMG遠期PE仍低于五年均值15%,存在20%上行空間。
高盛衍生品團隊:波動率曲面顯示市場計價未來三月上行空間達12%,建議布局深度虛值看漲期權。
中金公司:中概股迎來三重利好——盈利預期上修、做空機制調整、跨境審計達成協議,配置窗口已然打開。
技術形態突破
納指關鍵信號:
-
周線級別突破下降通道上軌
-
MACD柱狀體創六個月新高
-
成交量較30日均值放大220%
風險警示:
-
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政策轉向預期
-
關稅取消細則落地存在變數
-
財報季盈利指引可能不及預期
這場史詩級反彈不僅修復了年內跌幅,更重構了全球資本配置邏輯。隨著流動性閘門重啟與政策不確定性消退,科技成長板塊有望開啟新一輪估值擴張周期。投資者宜重點關注國產替代深化(半導體設備)、跨境供應鏈重構(智能硬件)、技術標準輸出(5G專利)三大主線。
(本文數據來源:納斯達克交易所、美國財政部、萬得資訊,分析僅供參考。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