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共享單車代表摩拜過的頗不平靜。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先是套現,現在創始團隊悉數離開。另一邊OFO戴威正為退押金這個事頭疼,共享單車還有未來嗎?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推文。
摩拜創始人胡瑋煒
一、摩拜的生死劫
還記得摩拜前員工談胡瑋煒:她約等于摩拜。一個小女孩創辦了摩拜單車,改變著人們出行的方式。胡瑋煒一手創辦的摩拜后,與其自己把摩拜帶入絕境,不如套現15億就此離開。胡瑋煒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放手更是一種成全。
摩拜還是脫離不了資本“吞噬”
12月23日,摩拜發布內部信:胡瑋煒因個人原因辭去摩拜單車CEO職位,由公司總裁劉禹接任。在被美團收購8個多月后,創始團隊至此全部被踢出摩拜。胡瑋煒在給員工的內部信中無奈表示,自己已經完成使命。美團CEO王興則在朋友圈程序化地進行了一次致謝:“非常感謝胡瑋煒,不僅創立和塑造了摩拜這個優秀的品牌,也打造了一個優秀的團隊,優秀的業務基礎。祝福瑋煒再創佳績,也相信摩拜會越來越好。”
對于這次的“再見”,有媒體發出這樣的觀點:有一種愛叫做放手,像胡瑋煒一樣,自己功成名就,團隊衣食無憂,項目找到靠山,繼續為社會服務,這就是一種大智。(電商報)
二、共享單車AB面:摩拜胡瑋煒放手 ofo戴威苦苦支撐
胡瑋煒放手了,但戴威還在堅持,堅持意味著就特累。
共享單車的另一位“霸主”陷困境
與此同時,負面新聞纏身的ofo仍在掙扎,“賣身”滴滴的小藍車街頭難尋……共享單車看起來正經歷著過山車式的急速下墜。
“不能因為摩拜和ofo目前所處的困境,就去否定整個共享單車行業和共享經濟。”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共享單車作為短途出行便捷工具,彌補了城市交通短板,用戶消費習慣已經形成,截至今年11月有逾9000萬的月活躍用戶,這一高頻剛需的流量入口和場景,是互聯網巨頭必將爭奪的重要領域。他表示,共享經濟進入“下半場”,企業要更注重精細化管理運營,形成持續、健康的商業模式,“否則容易被資本裹挾綁架,這樣的行業哪怕發展再快也是不健康的、充滿泡沫的,共享單車行業就是一個教訓。”(中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