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公元1919年很是刺激。這一年,以一戰尾聲為楔子,開場就是理想主義爆表的巴黎和會。之后一把火向東燒到了趙家樓,向北將白毛燒成了紅毛,也燒出了人類前行的兩個套路。這是黃金時代,也是黃巾時代。而亂世之中,醺然的美國人想到了要禁酒。
也是在這一年,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作古。在死之前,這個位列人類史上前三甲的大富豪,把自己的所有資產捐得一干二凈,給后人富豪們示范了裸捐的標準姿勢。他留下一句遺言:
一個人如果死時仍是巨富,那么他就死得恥辱。(The man who dies thus rich dies disgraced.)
白手起家能做到如斯地步者,自古以來還有洛克菲勒與范德比爾特,他們各自在鋼鐵、石油和鐵路的行當里做到了極致。雖然實業里也少不了爾虞我詐、盤剝壓榨,但畢竟他們給世界帶來了瞎眼可見的現代化。
也是在1919年,可口可樂公司上市,IPO股價四十美元。實業與資本,媾和得如此天衣無縫。當時可樂一股四十,一百年后這一股值四十萬。一切看起來都是最美的姻緣。
當然這個時代不都是童話般的結局,江湖里更常見的是一個又一個潮尖大佬的幻滅,如同徐翔那件宿命般的白大褂——白手起家,做大,最后掛了。
比如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1919年,從意大利偷渡到美利堅的龐茲決定炒掉老板,自立門戶。在那之前他一直是個小混混,打過雜侍過桌洗過碗,夜寐地板。許多年后老龐對《紐約時報》說:
我來到這個國家的時候,口袋里只有2.5美元,但我的腦袋里有一個100萬美元的希冀。而這個希冀,從來未曾離我遠去。
當時的100萬美元,大約相當于如今的一個小目標。龐氏來對了地方——彼時全世界唯有美利堅最可能為他實現他的偉大希冀。鋼鐵、石油和鐵路,為南北戰爭后的美國帶來爆發式繁榮。到1890年,美國的工業產值已是明日黃花大英帝國兩倍。
當然美國的繁榮是杠桿式繁榮。到1919年,美國的政府債務滾到270億美元,債務/GDP比為30%,此后一騎絕塵。這兩個數字在一百年后分別是22萬億與105%。
無論是增加稅收還是削減開支會,都會讓許多人喊疼。所以當借新償舊的大雪球滾起來,就意味著我們不能讓冬天過去,雪不能化。這也就造出一個類似龐氏的局。 所謂拖延問題到一定境界,其實就是解決問題。
胡佛曾反諷地說:年輕人有福了,他們將繼承下政府的天量債務。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年輕的龐茲來到了翻滾中的美利堅。而1919年作為龐氏騙局的元年,將載入史冊。
1
但在破繭成蝶的1919之前,龐茲一直離2.5美元很近,離100萬美元很遠。
作為一個偷渡客,剛到美國之時龐茲無非就是輾轉于各種食力營生、虛度光陰。1907年,龐茲搬到了文化交雜的蒙特利爾,精通英法意三語的他迅速在一家叫做 Zarossi的銀行謀到一個做出納的活。在這里,他也補了資本運作的啟蒙課:
“Zarossi銀行的存款利率是6%,比其他銀行高一倍,結果生意好到飛起。”
年輕的龐茲做到業務經理。當腳跟踮到高處,他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呆賬死賬壞賬。6%的利息不是來自于放貸利差或者投資收益,而純粹來自于新進的存款。這也是Zarossi的核心商業模式。此類騙局,用英文來說叫做 rob Peter to pay Paul;用中國話來講,叫拆東墻、補西墻;后來借著龐茲的光,它被命名為龐氏騙局。
所以龐氏騙局的本質不在于承諾不可思議的高收益——Zarroissi 6%存款利息看起來非常環保無害——而在于所謂“收益”,完全來源于接盤俠的本金。此模式要玩得轉的精髓,是極力避免意外的大額撤資。因此業務護城河,是找到靠譜的核心出資者。應用到P2P上,也一樣。
Zarossi最后自然暴雷,老板卷款逃到墨西哥。直至今日犯事的美國人跑路,墨西哥仍然是第一選擇。或許跑路的正確姿勢就是向南,正如泰國越南老撾是我們跑路的第一選擇。而Zarossi暴雷身后留下身無分文的老龐,走投無路的窘困終于倒逼出龐茲體內的罪犯基因,他盜用別人的支票給自己開了423.58美元。
結果被判入獄三年。
刑滿后龐茲回到了美國,立志重新做人的他馬不停蹄地卷入了一樁意大利人偷渡案之中。
結果又被判入獄兩年。
除了習慣性犯罪,龐茲或許是個本性善良的人。有兩件事為證:1. Zarossi暴雷老板獨自跑路,龐茲自愿照顧被遺棄的老板家人,這叫托妻獻子乃現交情;2. 他曾在某礦上當護工,一個不太相識的同事被燒傷,龐茲無償捐了自己約一個筆記本屏幕大小的皮膚,給她做了手術。
五賢君里最后那個皇帝曾說:人生不是善與惡,只不過是容納善與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