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5月27日訊:財經365視界-“蠻人”瑞幸只會燒錢?5月17日,瑞幸咖啡在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17美元,開盤上漲超過50%,市值最高達到了60億美元。
而僅在四個交易日后,即跌破發行價。與此同時,圍繞瑞幸咖啡的爭議從未離開:
是否會套現走人?
是否是下一個ofo?
跟星巴克相比是否有競爭力?
未來究竟要走向何方?
這篇文章以一種獨特的視角“解讀”瑞幸咖啡,推薦給你。
在過去的一年當中,關于“新物種”瑞幸咖啡的熱議一輪接著一輪。IPO之后,議論的水準和價值都有所提高,而且相對更均衡了許多。
資本市場充滿爭議,分歧是交易的根本推動力。
認為瑞幸咖啡短期內只會跌不會漲的肯定要做空,持相反觀點的人會做多。每天的股價都會收于多空雙方勢均力敵的價位。多頭更強就漲上去了、空頭更強還會跌。
其實瑞幸咖啡開店快、融資快、上市快都是表相,朋友圈融資、外送、燒錢補貼都是“騙局”。
不要再問
“是否下一個XX”
2018年,瑞幸快速崛起,而樂視、ofo已是破鼓萬人錘、墻倒眾人推。很多媒體想當然地拋出了諸如“瑞幸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樂視?”、“瑞幸會不會成為下一個ofo?”這樣的問題。
假如見到一位男性企業家就跑上去問“請問您和賈躍亭有何不同?”對方心中肯定會有一萬頭草泥馬跑過。
想要了解一樁生意,那怕只是初步了解,最重要的是建立對這樁生意的毛利潤率預期。
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收入減去為提供該產品或服務的必須支出就是毛利潤。
毛利潤是企業為社會創造的增量價值。假如成本5元的筆記本賣10元,用戶肯買說明他們認為這個筆記本值10元,制造者賺取5元錢毛利潤同時使社會財富增加了5元。
如果花10元成本造了個筆記本,用戶只肯花5塊錢買,制造者使社會財富減少了5元。
所以“企業不賺錢就是危害社會”。
樂視,智能電視平進平出沒有毛利潤,視頻網站的“毛利潤”是通過“直線攤銷”、“研發投入資本化”等財技造出來的,因此樂視主營業務基本上沒有毛利潤。
再看ofo。用戶騎一次只愿掏5毛、1元,而“調度員”把散落各處的車子收集起來,重新擺放到地鐵站口或公交車站,成本就超過1元。還有其它運營成本、車輛折舊呢?所以ofo做一單虧一單,根本沒有毛利潤。
現磨咖啡零售是毛利潤率很高的生意。
這是星巴克中國2019年春季開始執行的價格表。主要口味的大杯售價基本在30元以上。據測算,一杯星巴克咖啡的成本不到5元錢(20克咖啡豆成本2元、牛奶2元、紙杯0.6元)。而運營成本(房租、人工、折舊等)攤到每杯約13.8元。
物料加運營每杯約18.4元,賣30元的話毛利潤率38.7%。售價38元的大杯能多加幾粒咖啡豆?就算每杯成本20元,毛利潤率高達47.4%。
位于東亞的日本、韓國、臺灣、香港人均年消費量都已超過200杯。中國大陸僅是個位數,而且只有四分之一是現磨的。也就是說,中國大陸每人每年也就喝到1杯現磨咖啡國。潛在市場空間大,預期毛利潤率高,“金礦”是明擺著的。
成千上萬間門店顧客盈門后,瑞幸咖啡自然會開賣果汁、輕食,甚至更多。兩只老虎、三只松鼠們要小心了。
但瑞幸高管曾表示,SKU不會超過100個,否則門店面積不夠用、管理成本、供應鏈壓力會呈幾何級數上升。更重要的是,那樣的話就無法以專業性和711等便利店咖啡錯位競爭了。
什么“資本游戲”、“套現走人”,說這些話的人太短視了。假如每天賣出100萬杯,每杯只賺星巴克的零頭——3塊錢,每年就凈賺10億多。套現干什么?哪里去買一間每年毛利潤10億的公司?
一個人拿鐵鍬去挖金子,你明知道真的有金子,卻疑心這人要偷鐵鍬,昏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