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周期到了,該跌的還是要跌。時間周期的演變決定盤勢的漲跌,上證指數周一以跳空低開方式開出,隨后再度壓低,先跌破兩周前的收盤1992點,最后跌破五周前的1979點,收在1976點,弱化形態多方難以阻擋再跌。對比22日的最低位1970點,昨日已跌破;上一個最低收盤1958點,及最低1946點也近在咫尺,隨時會跌破,多方陷入再破低位的危機。
對比滬深300指數,它弱化程度更明顯,周K線形態也不利演變,隨時會再跌破去年底的2139點,一幅搖搖欲墜的形態,近乎隨時準備再跌一段,這樣的演變會越看越擔憂,容易引發市場各種猜忌與憂慮,難免會造成另一次賣壓的釋放,務必警惕。
周一的下跌市場習慣將它歸類為利空消息的影響,最好的理由是“地方債黑洞引發中央高度警覺審計署嚴查”。市場以此作為利空來解讀,當看到這個消息是已經晚了,消息面的解讀是事后說解釋,對操作沒有幫助、沒有意義、沒有優勢。
追根究底問題在市場供需,技術面早已經事先反應,最重要因素在成交量,尤其是上周五的縮量,周一再度縮量,再度造成縮量后的破壞,循環演變陷入 “任何創新低成交量就會再創新低價”。再度縮量說明市場不愿意投入,低位承接力道不足,一旦賣壓涌現會無力化解,所以再跌。
趨勢下跌順勢而為該跌就跌越抗越跌
所有分析基礎在均量線,目前120日均量線還在壓縮階段,從最高945億元反轉下跌至今31個交易日,降低到896億元,壓縮到94.81%比率,說明壓縮程度不足,還有很大壓縮比率與空間,尤其高量潮區域扣減還有26天,長期籌碼松動后的釋放會持續,難免會構成壓縮再壓縮,此時的縮量就是另一段的破壞,也是指數創新低的必然條件。
對比60天周期也都有不少于24天的扣高量壓力,對多方來說都是壓力,會構成一段段的壓縮再壓縮,尤其是進入20與10天周期內的應用,形成橫向區域扣減后開始進入扣高的壓迫,也是進一步破壞的產生,這將會造成近期最大賣壓釋放的來源,也是下跌最大的影響因素。
本周要注意三個技術面影響盤面的因素
1、 7月份月K線收盤的弱化,上證指數跌破1979點后會再度轉弱助跌,本周三之前都會有所影響;
2、 周K線跨月會形成下跌后反彈的演繹,然后進入8月份的運行與變化,多方不俱有對抗的條件,所以會先采取退守方式回應;
3、 “雙保險(行情 專區)指標”戰法形態已經構成20KD向下交叉進入第三天,MACD今日也弱化,估計周二會向下交叉。市場多數人習慣使用這兩個指標,所以會抑制買盤投入,是導致買盤收手的主因。
技術面轉弱已經成為事實,也是影響盤面最大的因素,這樣的演變在未來3~5天內都會持續發酵,本周對多方來說只有弊沒有利,對目前的跌勢只會雪上加霜。
撬動賣壓隨時涌現下跌趨勢不要言底
滬市周一買賣盤差距861萬手,比率24.76%,說明賣壓沉重,其中最大的賣壓涌現在上午的11點不斷累加,再到下午的13:30分與14點再度涌現,使到原來差異不大的盤勢,頃刻間立即改變。
同時對比漲跌家數可以發現,上漲家數僅占有15%弱,說明人氣轉向,明顯偏弱。如果今天再度出現類似狀況,那么后續會因為一再的壓低后形成弱化再弱化,多方將更難以為繼,接下來多方被破壞的程度也會不容樂觀。
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指數還具有對抗性,從量與價的趨勢研判應該會再一次反擊,有兩個可能狀況,一是逆勢對抗再創新高,這部份勢必采取主動進逼大量推升,這樣會形成步步進逼后不成功便成仁的演繹,也容易形成折損。第二種狀況是橫向修整形成一定周期后盤頭下跌,構成高位雙頭形態壓低破線,雖然未出現大量解套操作,但因為擔心高處不勝寒的套牢風險,紛紛采取先行避開以免自己受傷害的操作,也會構成不利的殺跌演變,這樣就不利后續的修整,代表投機炒作也走入末端。
最特殊的是中小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指數,所有均量線及均價線形成幾乎一線走平粘合的形態,這種屬于不是突破上漲就是跌破大跌的走勢,配合大勢演繹,實在不敢相信它可以逆勢上漲,尤其從雙保險指標戰法判斷,已經瀕臨隨時下跌的形態要求,就不知道該如何阻擋下跌?幾乎已經陷入狂瀾既倒。
逆勢對抗很難取得優勢,談何容易獲利呢?最好的、聰明的選擇就是避開下跌操作,最好的操作就是不要操作。暫時遠離這個階段的變動,無股一身輕,漲跌跟你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