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兩市沖高回落,上證指數5日均線失守。成交量顯著萎縮,表明多空雙方均較為謹慎,市場處于上下兩難的格局。近兩日7月宏觀經濟數據正處密集公布中,數據好壞或成為左右股市情緒的關鍵指標。
消息面上,昨日7月外貿數據企穩回升,而今日CPI、PPI等一系列重要的7月經濟運行數據將揭開面紗。倘若與7月外貿數據企穩回升能夠形成呼應,表明經濟企穩預期將轉強,周期類品種或由此構成支撐。另一方面,從中報披露情況看,某些周期股業績超出預期不少。以水泥股為例,今日祁連山(行情 股吧 買賣點)公布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凈利1.1億元,大增3倍,這或許將成為低估值周期股翻身的一個典型案例。
但值得注意的是,因宏觀經濟增速并未出現好轉及資金面限制,周期類品種或難以出現趨勢性行情。因此,在股指走強時短期操作仍是安全之選。
從本周盤面上看,市場熱點多但很雜亂,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指連創新高,而業績并未體現高增長,估值泡沫明顯,故資金對創業板指的追棒顯得尤為謹慎。故反饋到盤面上即出現了題材股普漲,但漲幅極小。
從目前種種跡象來看,數據改善幅度大概率趨于溫和,而CPI增速可能逼近警戒線,因此推升股指上行的動力或也較為有限。基于消息面與盤面特征的考量,以周期股和低價股為代表的中盤股或將出現溫和逆襲,而以科技、成長為代表的小盤股或將經過一輪較長時間的大浪淘沙。一方面,政策預期和經濟數據階段性積極反饋,另一方面,解禁潮催促創業板估值溢價回落。投資者需及時調整投資思路,在估值洼地(如超跌周期股)中淘金。
滬指縮量震蕩 關注今日經濟數據發布
昨日,滬深兩市呈現縮量震蕩走勢,多空雙方圍繞5日線展開爭奪。題材股較為活躍,權重板塊表現平平,券商、地產股攜手殺跌,對股指造成一定拖累。而創業板在遭遇前日大跌后,昨日再次反彈走強。最終,滬指微跌1.88點,收于2044.90點,滬市成交額縮減至700億元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披露的PMI經濟數據顯示我國經濟運行趨穩,穩增長的政策預期升溫,且股指當前處于歷史相對低位,大盤目前或不具備單邊下跌的市場環境。但反彈能否持續還有待市場關于宏觀經濟走勢預期的轉變,而這主要取決于政策面和經濟面的利好,因而今日公布的7月份CPI、PPI數據值得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