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白馬醫藥股大幅調整,前期曾經被市場看好的優質明星醫藥股開始補跌。以恒瑞醫藥、復星醫藥、樂普醫療和科倫藥業為代表的醫藥股深幅回調,基本上回撤都在15-30%的區間。九月十二日醫藥股再度殺跌,醫藥股一地狼藉,一片哀鳴。難道醫藥股真的要“涼涼”了嗎?
七月份的長生生物事件對醫藥行業的重擊剛剛平復,復星醫藥的舉報似乎意味著樹欲靜而風不止,波瀾又起。好在監管部門的快速介入和公開信息很快查清了事實,并未掀起醫藥行業的滔天巨浪。
醫保局的集中采購和帶量采購政策對醫藥行業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一方面沒有通過一致性評價意味著被提出市場,而進行一致性評價的高額成本對于醫藥企業不啻是沉重負擔;另一方面帶量采購和集中采購將會極大壓縮仿制藥的利潤空間,坐實了仿制藥低利潤制造業的本質。
仿制藥固然利潤空間不大,屬于苦逼行業;創新藥想賺錢也不容易,單是研發成本和研發過程就能吞食企業的大量資金,而且能否通過審批上市還存在不確定性(cfda的效率確實不敢恭維),況且創新藥的副作用會不會面臨法律風險也屬與不可知因素。所以只有實力強的領頭羊和先行者敢于知難而上,原來過得還不錯的小型藥企將面臨著生存危機。當然確實研發能力強的生物制藥企業即便不產生利潤,只要有成果,也可以申請上市,也可以資本化,這為小型藥企指明了生存發展的道路。
實際上在整個市場環境差強人意的趨勢下,熊市末期的熬底和下殺確實比較殘酷,去杠桿的任務只有在熊市才能完成。所以,“蘿卜蹲”的行業輪殺又放過了誰?醫藥行業豈能幸免?由此看來,醫藥白馬的殺估值在熊市去杠桿的主題下其實并不奇怪,實屬正常現象。
作為普通投資者,認清楚醫藥行業的邏輯,堅信自己選擇的賽道,剩下的就是精選標的了。能熬過寒冬的都是身強體壯,儲備充足的強者,只要企業基本面優秀,資金實力雄厚,就不用擔心了。而且在熊市恰恰是水落石出,撿便宜貨的最佳時機,價值投資的播種黃金時期。
不要辜負了市場,不要辜負了時代。醫藥行業不會涼涼,要涼涼的其實是醫藥行業里邊的弱者,當市場先生錯殺優質標的的時候,價值投資者的機會就來了。擇優而投,與優秀企業共同成功不就是巴老的經驗嗎?
醫藥股魯抗醫藥行情走勢分析
魯抗醫藥 (600789)從泰瑞停產,發瘋上漲,到泰瑞復產,極速回調。到如今的泰瑞確定停產,一波三折,終于把這不確定因素確定下來。

接下來的魯抗就看產品漲價 。
從8月27號開始保持每周一漲,目前新單不簽,老單從360到390。漲幅30,對應理想化3500噸,應該增長1億利潤。
目前大環境不好,等待大環境企穩,魯抗醫藥這種大級別調整完畢的股將會有新高度,期待旺季到來,新訂單 的爆發。
大環境不好,提供的是極佳的買入價位,更多的是考驗耐心的時候,靜等花開,魯抗會是下波反彈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