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一:股指先抑先揚?
實現概率:80%
具體理由:剛有點起色A股再被打回了原形!本周市場沖高回落,收出“穿頭破腳”的大陰線,滬指周大跌3.72%,深成指和創業板更是分別大跌5.28%和6.74%。展望本周,有分析認為,上周市場再度出現調整,主要是受國內外多重因素的影響,不過由于市估值已經處在歷史底部,股指震蕩再過后再度上行是大概率事件,考慮外圍的波動干擾等因素,本周市場較大可能是先抑先揚的走勢。
市場人士表示,雖然市場的政策底已經形成,但是市場的反攻走勢可定不會是一蹴而就。短期來看,投資者信心不足對A股的走勢難形成合力。不過,目前政策底、市場底已經非常明確,特別是很多大盤藍籌白馬和績優中小創股已經跌出了超預期價值,預期隨著業績底的確立,績優股“接棒”題材股繼續上攻將是大概率的事,而政策底、市場底、業績底之間的時間差,也恰好給價值投資者帶來了難得的建倉機會。
也有分析指出,近一個多月以來,大盤時漲時跌,陰陽相間,上漲有壓力,下跌有支撐,總體上是一個箱體走勢,大體上在2500點-2700點之間波動。從短線來看,在沒有外力強制打破箱體運行之前,大盤仍然會維持目前的震蕩走勢;從中線角度看,目前的箱體運行是暫時的,后市大盤在政策面配合、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及中長線資金逐步入場等有利條件的支持下應有能力向上突破。
應對策略:分析建議多看少動,控制倉位,以防御為主,逢低關注現在的成長性或有業績支持的超跌股以及金融股,主題方面的國企改革等。
猜想二:超跌低價股持續逞強?
實現概率:90%
具體理由:上周,市場表現不佳,不過個股行情卻非常火爆,而漲靠前的當主要是以超跌低價股為主。分析認為,近期,為了改善A股市場的流動性格局,相關各方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監管優化,窗口指導措施減弱,也包括放寬資產重組政策,這為低價股、低市值品種的并購整合提供了機會。在這樣的背景下,超跌低價股較大概念會持續成為主市領漲的主力。
“部分股票超跌可能有其客觀的原因,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伴隨著A股估值中樞的上移,以及在反彈背景下出現的震蕩,漲得少或沒漲本身就是一個亮點。當制約股價上漲的因素消除之后,超跌股可能迎來一波酣暢淋漓的反彈行情。”市場資深人士稱。從風險收益角度來分析,超跌股經過連續下跌后邊際風險逐漸減小,而邊際收益開始增大,所以接下來可以重點關注超跌股的反彈。
超跌股數量多、品種雜。那么該如何是選擇呢?市場人士表示,股票超跌或滯漲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個股本身基本因素變化所導致的超跌,如企業利潤完成情況太差等;另一種是技術性的超跌,即大盤下行時,其跌得更深更快等。在布局上,第一種個股只能做短線的技術反彈,第二個種則可看視公司基本,持有相對長一些時間。
應對策略:資深分析人士建議在以下三類個股中去挖掘:一是跑輸大盤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中有較好發展前景且有一定業績支撐的個股。二是一些低價、估值還相對較低的二線藍籌股。三是歷史上股性活躍的相關個股。
猜想三:回購概念股活躍?
實現概率:80%
具體理由:上周五晚,證監會發布《關于認真學習貫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的通知》,對上市公司依法回購股份的有關問題進行說明。同日晚,滬、深兩大交易所相繼發布關于回購股份的征求意見稿,向市場征求意見。有分析認為,征求意見稿的發布,股份回購有望迎來重大利好。
整體上看,與現行回購實施細則相比,滬、深交易所23日晚發布的征求意見稿,放寬了回購條件、拓展了回購用途、簡化了回購程序,同時,也針對股份回購中可能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構建了市場約束和監管介入相結合的雙重預防機制。細化來看,在回購的資金來源方面,征求意見稿提供了多樣化的資金來源選擇,自有資金、金融機構借款、發行優先股或可轉債募集的資金以及閑置的其他募集資金等,都可以根據需要用于回購股份。
在回購總量方面,征求意見稿規定,上市公司因將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轉換可轉債以及為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所必需而進行的回購,合計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數不得超過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10%,并應當在持有3年內轉讓或者注銷。在回購實施期限方面,征求意見稿將上市公司實施回購的最長期限由半年延長至一年。
東吳證券(7.01 -3.31%,診股)表示,當市場不理性,公司股價嚴重低于股份內在價值時,為避免投資者損失,公司推出回購股份計劃,減少股份供應數量,有利于股價上漲,有利于增強投資者持股信心。且以往分紅,投資者取得分紅時,需要繳納資本利得稅。而通過回購股份,提升了股價,又沒有稅收負擔,更好地維護了投資者利益。
應對策略:分析建議重點關注己經公告回購股份的公司中金額較大的行業。
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