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近期走勢,銀行股也扛不住了!
白酒崩完,醫藥崩,熊市當中的防御板塊的防御屬性已經蕩然無存!
這一次輪到了A股當中最堅挺的板塊—銀行;今年下半年以來,各大行業競相下挫,只有銀行依然堅挺,然而從上周開始,A股當中最后一個比較堅挺的—銀行也繃不住了!
上周(12月17-12月21日),銀行板塊大幅下跌,整個板塊跌幅達到3.51%,無錫銀行下跌5.17%、浦發銀行下跌5.18%、平安銀行下跌7.08%、常熟銀行下跌8.20%,招商銀行的跌幅更是高達10.38%!
受此影響,漂亮50變成了難看50,直接跌破了今年7月份以來形成的平臺低點,技術面上形成破位之勢!
到底發生了什么?銀行股怎么了?
不讓銀行賺錢 機構先拋為敬
資本市場,盈利當先;不會賺錢的公司不能說不是一個好公司,但絕不是一只好股票!
今年前三季度,全部 A 股盈利同比增長10.9%,比上半年明顯放緩;但是部分公司依然賺的缽滿瓢滿;股東凈利潤額最高的前20 名上市公司的凈利潤額之和,占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的49.70%。3572家上市公司竟然靠20家公司撐起了半邊天。
而這20家公司當中有11家是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這11家銀行的利潤占全部A股凈利潤的37.89%;所有28 家上市銀行的凈利潤之和占A股三季度總利潤的比重為41.88%;這也就是說整個A股利潤基本上是靠銀行撐起來的。
其他公司都吃不飽飯,餓得奄奄一息,你銀行卻大口吃肉,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怎么能允許這種兩級分化的現象存在,你銀行不是土豪嗎?那好,今天就得打一打你!
12月20日,根據券商中國援引證券時報記者報道,近日銀監部門對部分銀行進行了窗口指導,要求他們“適度控制”利潤增速,讓2018全年的業績增速“不要放太高”。
同時,還要求某些城/農商行降低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四季度末的貸款利率須低于三季度末。甚至,連央行都罕見出手,指導部分區域的銀行針對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成本適度降低”。
意思很明確,銀行不是賺錢多嗎?民營企業和老百姓都沒錢,這可不行,你得把你的利潤增速降下來,把錢其借給小微企業,并且成本還要低一點。
這下可好了,不讓銀行賺錢了,這眼看著2018年快結束了,已經把錢賺到口袋了,就這么幾天還能給吐回去嗎?對于銀行來說,就只能把利潤給藏起來,藏利潤的辦法也簡單就是提高撥備覆蓋率!
監管層的這一舉措可謂是一箭雙雕!既然銀行調低了利潤率,同時又讓銀行在逆周期的環境下儲糧過冬,提高了銀行接下來的抗風險能力,比較符合監管層經常所念叨的“審慎”性原則。
但是二級市場可不這么認為,他們把關注點在于不讓銀行賺錢這件事上了,因為他們買股票本來盈利能力是最看重的因素之一,現在不讓賺錢了,那還得了,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拋為敬。
數據統計顯示,銀行板塊上周以來,連續5個交易日主力資金呈現出凈流出狀態,其中12月20日當天,銀行板塊的主力資金流出量達到最近30個交易日以來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