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自己的2018,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虧了銀子,長了見識”。“虧了銀子”是指不僅將2017年的盈利全都吐了回去,還倒貼了不少;“長了見識”是指對投資的理解有了明顯的提升。總體來看,個人覺得還是得大于失。所失不過是些浮虧,而且規模尚可承受;所得在于對價投的知易行難有了更加真切的理解,并且開闊了眼界、鍛煉了心態,可以說是收獲頗豐。
2018年的具體情況如下:
1、總體表現
年初,上證指數走勢喜人,從上一年末的3307一路漲到3587(1月29日),不到1個月漲幅就超過了8%。當大家都沉浸在開門紅的喜悅中,并期待著大盤繼續走高時,沒想到指數迅速掉頭回落,2月初就跌到3129點(2月9日),跌幅超過了12%。之后,上證指數雖有起伏,但總體呈現持續下行的趨勢。6月中旬跌破3000點大關,10月中旬再創15年以來新低2449點,之后就一直在2500-2700點之間徘徊。截至今天(12月24日),上證指數收盤2527點,分別較年初和年內高點回落了24%和30%。
下面,談談自己的表現。
(1)是整體盈虧情況。2018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跌跌不休中度過,累計虧損-16.6%。尤其是上半年,浮虧占到了全年的90%左右;下半年,雖然大盤的降幅較多,但自己重倉的保險、銀行表現相對平穩,浮虧也明顯小于上半年。從個股來看,目前持有的16只股票/基金除了3只飄紅外,其余13只都處于虧損之中。和年初相比,浮虧最多的5只分別為中國平安、綠城中國、招商銀行、滬深300指數基金、格力電器,占到了全部浮虧的70%以上。面對這樣的表現,肯定還是有些失望的,唯一值得開心的就是較滬深300少跌了8.3個百分點。
(2)是總體持倉情況。當前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偏低,而且自己看好的平安、招行等企業的表現尚可,因此,個人總體判斷是機會大于風險。基于以上考慮,全年從頭到尾幾乎都是滿倉狀態。目前重倉的板塊依次為保險、銀行、指數基金、制造業和房地產等5塊,合計占到了總倉位的90%以上,各個板塊所占比重大體為(保險)40%、(銀行)20%、(指數基金)10%、(制造業)10%和(房地產)10%。從具體股票來看,前5大重倉估依次為中國平安、農業銀行、招商銀行、H股指數基金和濰柴動力,合計占到了總倉位的80%左右。
(3)是買賣操作情況。全年的操作次數和以往相比明顯減少,約85%的倉位和去年相比保持不變(即沒有操作),變化的倉位僅占15%左右。主要的操作有兩次:一是年初時買入了約10%的萬科企業、融創中國、綠城中國等內房股;二是在10月份時買入約5%的騰迅控股、中國信達和中國華融。從目前結果來看,第一次內房股的操作非常失敗,全都是高位接盤,然后一路下跌;第二次則恰恰相反,由于運氣超好,全都買在了年內的低點,到現在有少量浮盈。
(4)是融資使用情況。年初開通了融資帳戶,目前加了約20%的杠桿。在年中總結中曾經提到過,原本是想分批使用,或者說是將融資額作為備用現金的。但看到持有的股票一路下跌,只想著越跌越買,并且生怕買晚了后悔,自己設定的融資額很快就全部用光了。現在來看,今年的融資操作比較失敗,一是放大了虧損、二是白交了利息。唯一慶幸的是在加了20%的杠桿后就及時收手了,如果把融資額度都滿了,損失還會進一步擴大。
以上,就是2018年的總體情況。下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2、經驗與教訓
(1)投資是一場修行
曾經以為投資關鍵是做好買和賣的決策,現在看來遠非如此,買和賣僅僅是開始,之后面還需要經歷漫長的煎熬。
以中國平安為例,我是2017年開始買入的,成本在53塊錢左右。今年1月時最高到了80塊錢,當時浮盈差不多有50%了。之后一路走低,目前58塊左右,收益大幅回撤。
前陣子,看到一篇文章,講自己在今年1月前后清倉了平安,從而保住了利潤。作者理由也很簡單,2017年以來平安的漲幅已經超過了100%,漲多了必然會調整。
看到這篇文章,讓我想到:如果再有一次機會,自己會不會賣出平安,保住利潤。思來想去,面對80元的股價和50%的浮盈,估計我還是會持倉不動。一是因為個人對平安的估值在90-100元左右,80元基本合理,但談不上高估;二是平安長期趨勢并沒有發生變化,值得一直持有;三是下一次,也許平安不僅不會下跌,反而還會繼續上漲。綜上,我覺得自己在平安上的操作總體是正確的,但做對了卻得到了市場的懲罰,多少會讓人無語并難受。
由此可見,在投資的過程中:做錯了,大概率會被市場懲罰;而即便是做對了,也不一定會得到獎勵。因此,我們不僅要做好每一次決策,而且還要面對市場的無常,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磨難,一場修行。
(2)盲目買入內房股
2月份,在看了一些文章后,又草草地翻閱了幾份年報,就匆匆忙忙地買入了萬科企業、融創中國、綠城中國等3只內房股,而且還以跌幅最大的綠城中國居多。截至到目前,自己持有的這三支股票的下跌幅度分別達到了18-50%左右,合計浮虧占到了總浮虧的20%,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記得買入時綠城中國的市銷率僅0.3左右,而現在竟變成了0.15,自己不幸是站在了內房股股價的山頂上。今天在山腳下回望飛流而下的股價,不僅讓人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