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大消費中最受益于科創板推出的行業,應該是生物醫藥。
我們也看到,科創板的上市制度中專門針對醫藥企業提出了特別要求,側面說明國家對醫藥產業的關注程度。醫藥是一個典型的研發驅動的高附加值行業,而研發驅動的特征便是高風險與高回報。過去十年來,我們可以看到新藥的研發費用和研發時間都在持續拉長,這其實加大了創新藥企業創始團隊的風險。
因此科創板的推出,其實與當年創業板還有美股納斯達克的建立一樣,都是希望通過資本市場去豐富初創企業的融資手段,分散研發階段的失敗風險,明晰成功后的獎勵機制和收益來源,因此會從機制和體制上解決生物醫藥企業從0-1階段的成長問題。
外資加大A股配置,將利好哪些板塊?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海外對中國權益資產配置偏低,有較大提升空間。伴隨滬深港通開通、MSCI/羅素將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中國資本賬戶對外開放度將趨勢性提升。根據海通證券預測,預計2019 年外資將凈流入3500-5000 億元,呈現加速態勢。雖外資總持股比例不高,但由于邊際力量的改變,大家能感受到北上資金對A股風格的明顯影響。
核心原因是陸股通資金僅集中持倉少數板塊與股票,目前1879只陸股通持倉股票,持倉占比(占流通股比例)10%以上的只有19只,5%以上的只有56只,1%以上的有262只,呈現超長尾分布。板塊上,外資重點持倉更多集中在現金流充裕、估值合理、基本面具備國際比較優勢的消費行業。
從國際國內市場經驗看,為何消費出牛股?
從2003-2019年,我國消費指數漲幅達到 520%,上證指數同期漲幅僅80%,消費行業長期收益突出。低杠桿、穩定周轉率、低比例資本開支、穩定且充裕的現金流是消費企業最顯著的財務特征,這樣的特征最終反應到企業行為上。
第一能夠通過充裕的現金儲備,去進行持續的外延并購,從而拉長業績增長的期限,且不用進行股東攤薄。
第二低資本開支和研發投入,能夠保證現金流的穩定且持續,因此企業能夠進行非常可觀的分紅和股票回購。基于以上兩點,我們可以看到即使對于可樂/雀巢這樣的市值巨無霸企業,依然能夠提供年化7%-15%的復合資本回報,其中業績驅動5%-10%+現金分紅與回購貢獻3%-5%,疊加上復利效應,消費行業是最容易誕生出長期大牛股的行業。
5G牌照發放,將對大消費領域產生哪些影響?
5G作為大的技術周期,對于各行各業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目前的產業階段仍處在技術商業化的過程中,短期比較確定的機會主要集中在以通信電子為代表的設備產業鏈上。但隨著基礎硬件架構完善,硬件平臺之上的軟件服務將開始快速發展。從長遠的角度,5G有望類似象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一樣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和生產關系。
因此總體判斷,5G推出短期對消費行業影響有限,但是中長期隨著硬件架構的完善,會有望驅動以游戲傳媒為代表的內容型公司發展,甚至不排除會誕生出以智能駕駛、遠程醫療、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商業模式。
哪些因素驅動中國的消費升級浪潮?投資機會在哪里?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首先得定義什么是消費升級。消費升級并不是狹義的買新買貴,核心是能夠滿足消費者效用函數最大化的趨勢,只要在趨勢線上的產業/企業,都是消費升級。
日本在70-80年代泡沫經濟結束后的重歸簡約主義,也是廣義范疇下的消費升級。映射到中國,升級背后的驅動力主要就是消費能力的提升+消費意愿和消費偏好的結構改變。
這兩大驅動力,最后會驅動兩大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行業紅利,從商品類消費向服務型消費轉變,看好類似餐飲連鎖化、醫療服務等服務性消費領域;
第二個趨勢是品牌化,看好傳統消費品行業內的龍頭優質公司。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