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3月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落幕,審議后的《政府工作報告》(修訂版)補充了“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等內容。其中加氫站是首次加入相關報告,意味著國家層面開始重視氫燃料電池車的基礎設施建設。
由于氫燃料電池相比鋰電,有能量密度的優勢,所以氫燃料電池目前主要的滲透方向是重載和高續航,例如重型貨車、大型商用車等,這些是恰恰是鋰電的薄弱環節。2018年,燃料電池行業開啟商業化運營的導入期,相比新能源汽車,氫燃料汽車才剛剛起步。隨著成本的不斷下降,行業將在未來十年迎百倍增長,到2025年左右,國內氫燃料電池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
加氫站是燃料電池產業關鍵基礎設施,和充電樁一樣,加氫站是目前氫燃料電池產業的短板:目前正在運營的加氫站接近20座,開工建設的24座,還處于規劃中的有45座,相對于國內氫燃料電池的產業需求,加氫站數量遠遠不夠。
加氫站建設的投資機會主要來自下面三個方向:
1)【加氫站設備】包括儲氫裝置、壓縮設備、加注設備等,其中壓縮機成本占30%。相關個股:厚普股份、京城股份、雪人股份、漢鐘精機、富瑞特裝等。
2)【氫氣生產】能夠獲得低成本的氫氣是燃料電池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氯堿工業副產氫是行業目前最現實的大規模燃料電池用氫氣的來源,但是產量有限;隨著需求增加,天然氣和煤炭制氫將逐漸成為過渡方案;未來隨著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成本下降,電解水制氫將成為主流(目前煤炭、天然氣制氫成本是0.6-1.5,而水電解是3左右)。相關個股:美錦能源、華昌化工、濱化股份等。
3)【加氫站運營】美錦能源、雄韜股份等。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