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傍晚,央行發布4月金融運行"成績單",多項核心指標超預期增長印證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數據顯示,貨幣供應量與社融規模呈現雙提速態勢,政府債券發行放量與企業融資成本下行共同構筑起信用擴張新格局。
一、關鍵數據全景掃描
截至4月末,廣義貨幣M2規模攀升至325.17萬億元,同比增速達8%,較上月提升1個百分點,顯著超越市場7.2%的預期值。狹義貨幣M1余額109.14萬億元,同比微增1.5%。值得注意的是,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1.16萬億元,同比多增1.22萬億元,前四月累計增量16.34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多增3.61萬億元。
信貸結構呈現鮮明特征:
企業端:前四月新增貸款9.27萬億元,占比達92%,中長期貸款占比持續擴大
居民端:新增貸款5184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7601億元,短期貸款收縮2416億元
融資成本:企業新發貸款利率降至3.2%,房貸利率觸底3.1%,均創歷史新低
二、四大核心看點解析
(1)M2超預期增長的三大推手
①統計口徑優化效應:2024年基數調整帶來的低基數效應顯現
②理財市場波動:債券收益率波動加劇促使資金向存款回流
③政策工具發力:降息與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疊加政府債發行提速
(2)財政政策擔綱社融主力
前四月政府債券凈融資4.85萬億元,同比多增3.58萬億元,貢獻社融增量近三成。單月來看,4月政府債融資9700億元,直接拉動社融增速0.3個百分點。市場人士預計,隨著特別國債發行進程加快,全年政府債規模有望突破10萬億元大關。
(3)信貸資源配置持續優化
企業貸款占比五年間提升5個百分點至68%,顯示金融資源加速向實體經濟傾斜。值得關注的是,地方政府2.1萬億元專項債置換雖短期影響信貸增速,但中長期將有效改善債務結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騰挪空間。
(4)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化
貸款利率持續探底背景下,央行政策工具箱保持開啟狀態。浙商證券宏觀團隊預判,二季度仍將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科技創新再貸款等定向工具將重點支持戰略新興產業。
三、政策前瞻與市場影響
盡管面臨地方債務化解與外部環境波動等挑戰,但多維度政策協同效應正在顯現。證券分析人士指出,M2與社融增速持續跑贏名義GDP增速,印證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支撐力度不減。隨著物價回升目標權重提升,預計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更精準發力,為經濟復蘇注入持續動能。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