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國家隊”又有新動作!
4月3日,易華錄發布了一個重磅公告:公司收到實際控制人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錄集團)通知,華錄集團正在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科)籌劃重組事項,華錄集團擬整合進入中國電科。
上述公告也意味著,央企整合再現。或許不久后,易華錄將被納入中國電科的版圖,中國電科旗下的上市公司也將從17家增長到18家,在國資委倡導的專業化整合道路上又進了一步。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20日,易華錄擁有股東戶數近6.2萬戶。
央企整合再現
易華錄可是一只真正的大牛股,從去年10月至今,易華錄漲幅超過200%,股價從11元一路攀升至目前將近40元。
易華錄股價的優越表現,主要是搭上了信創、AI等行業東風。當然,易華錄在其自身領域也有獨到之處。據了解,易華錄目前已轉型成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商,在全國已落地30多個數據湖項目公司,這些數據湖都是與地方政府打造的圍繞數據要素的合作平臺。數據湖落位高度契合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已在京津冀、長三角、成渝、貴州、寧夏等全國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數據湖。
同時,易華錄在目前最有效的數據長期歸檔存儲方式——藍光存儲上也頗有建樹。華錄集團2016年實現300G光盤量產,2020年500G小規模量產,1TB產品增加多值化處理技術,正在全新IC開發,可滿足海量數據的大規模存儲空間需求,并為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產業提供海量數據要素。
易華錄3月24日在投資者關系平臺上表示,公司依托全球領先的500GB藍光核心技術(目前只有華錄集團和索尼達到該技術水平),打造光磁電超級智能存儲解決方案,可助力以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通過軟硬件迭代大幅降低數據存儲的總耗電量。1PB數據采用藍光介質存儲相比于磁存儲,年節省用電20498度,節電比例94.74%,年節省碳排放12.38噸。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易華錄的業績仍有待加強。
易華錄背后的控股股東華錄集團同樣來頭不小。華錄集團官網顯示,集團成立于2000年6月,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專業從事數字音視頻、電子信息與文化創意產業開發、生產、營銷、服務及系統集成的大型企業集團,前身是1992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中國華錄電子有限公司,注冊地大連,注冊資本18.36億元。公司產業與創新布局主要分布在大連、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廣州、深圳等地,建有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2個、院士工作站3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和國際國內營銷網絡。
而此次即將把易華錄納入麾下的中國電科更是有著計算機、信創“國家隊”之稱。中國電科目前擁有的上市公司達17家之多,其中僅海康威視一家的市值就高達近4000億元。
中國電科官網顯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是我國軍工電子主力軍、網信事業國家隊、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國電科擁有電子信息領域相對完備的科技創新體系,在電子裝備、網信體系、產業基礎、網絡安全等領域占據技術主導地位,肩負著支撐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國防現代化、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服務社會民生的重要職責。
中國電科官網還顯示,目前,中國電科擁有包括47家國家級研究院所、16家上市公司(數據截止到2021年10月,目前為17家)在內的700余家企事業單位;擁有員工20余萬名,其中55%為研發人員;擁有4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和創新中心。持續多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
因此,不難發現,中國電科此次整合華錄集團尤其是易華錄之后,在信創產業上的實力將進一步增強。同時,證券時報記者發現,華錄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歐黎同樣有多年的中國電科工作經歷,這對二者整合的幫助不言而喻。
華錄集團官網顯示,歐黎歷任中國電科26所計劃處副處長、科研生產處處長、副所長、所長,中電科技重慶聲光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中國電科24、26、44所所長,中電科技重慶聲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國電科24、26、44所所長,中電科技重慶聲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國電科24、26、44所黨委書記。
有望迎來深化改革重要紅利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電科作為重點央企,開啟更大、更快的行業整合并不意外。
3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舉辦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總結整合工作進展成效,發揮示范項目引領作用,對下一步工作再動員、再部署。17家中央企業、4家地方國有企業就11組專業化整合項目開展了集中簽約,項目涉及清潔發電、礦產資源、生態環保、醫療康養等領域。
據介紹,專業化整合是指企業通過資產重組、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無償劃轉、戰略聯盟等方式,打破企業邊界,將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集中。推進專業化整合工作,對于推動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和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優化調整意義重大。
在總結已取得的成績時,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通過專業化整合,優化了關鍵領域布局,支撐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立足國家戰略,通過專業化整合,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重要行業關鍵領域集中,不斷增強能源資源保障能力。”
同時,他還特意提到了中國電科的案例:“專業化整合打通企業間研發壁壘、形成創新合力,有力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中國電科聯合30余家產學研用優勢單位,組建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加快搶占戰略性新興領域發展制高點。”
據了解,2022年,國資委通過印發指導性文件、加強重點項目協調推動、建立信息報送分析機制、強化工作聯動、組織項目集中簽約等方式,多措并舉、統籌推進專業化整合。中央企業以進、退、整、合為著力點,實施專業化整合項目1272個。其中,央企內部資源整合項目803個、央企間整合項目154個、央地整合項目138個、外部資源整合項目177個。
民生證券指出,國企改革政策催化頻出,并且更加強調了對于資本市場、專業化整合的高度重視。在建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大趨勢下,通過優化資源配置、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創新資源來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已經是大勢所趨。計算機行業“以人為本”與相對輕資產的特點決定了在國企改革紅利中將享有較高的向上彈性。中國電科的歷史背景和戰略定位決定了其計算機行業“國家隊”的重大使命,在專業化整合等政策驅動下有望迎來深化改革的重要紅利。
事實上,計算機行業以中國電科為代表的新一輪國企改革已經開始全力推進。2021年6月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整體并入中國電科,成為其全資子企業。此外,中國電科旗下重要上市公司電科數字注入優質資產柏飛電子、推出大力度股權激勵、變更公司全稱為中電科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系列動作都標志新一輪國企改革下公司正在發生飛躍性的深刻“質變”。中國電科旗下另一家計算機行業上市公司太極股份2021年12月收購國產數據庫領軍企業北京人大金倉及普華軟件,再一次驗證了中國電科整體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下的重要戰略變化。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